檔案不見,原單位不在,可以嘗試以下方法處理:
1、通常人事關系、工資、檔案等等是跟勞動部門,即當地的勞動局發生關系。如果你是普通工人,那檔案是存放在工作的勞資科或人事科,叫法不同,但是在這個部門;如果是工廠領導,檔案就是放在工廠的上級主管部門,磚廠應該是建設局或建材局;
2、如果人事局是沒有檔案,那你到當地的政府部門檔案館或檔案室,或從從勞動局到市檔案館到社區檔案室查詢,看是否有檔案下落。
3、如果實在是找不到檔案,可以找以前繳養老保險或醫保金跟住房公積金的部門,這些部門應該保留著你的工資檔案的資料,因為當有新職工參保的時候,單位都會開具證明去社保機構局,你如果在社保機構找到當初單位申報的材料時,你以這份材料為依據去勞動保障局工資補辦你的檔案,并且最好能找到你的招工表或能證明你那時在單位領取工資的證明。
此外,可以要求重新建立檔案,并補回履歷表,工資證明,工種證明,像這些附加的證明,只要可以證明你在原單位的工作年限,就行了。如果現在單位拒絕辦理。你可以申訴當地法院強制執行。
擴展資料
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高校學生檔案則是國家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是大學生就業及其今后各單位選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據。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相當重要。
提供保管檔案的服務的機構各地人才市場、各區、縣人才市場及街道辦等。按照我國檔案法、干部檔案工作條例、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畢業生的人事檔案屬于國家法定、強制執行、歸口管理的公共信息,個人不得截留和銷毀。
檔案丟失需進行補檔,也就是說,持有者需回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原工作單位,補齊相關證明材料,因為檔案未歸檔會影響到入黨、升學等,影響自己評定職稱、考研政審、勞動保險及日后的離退休手續辦理,也會影響到自己出國留學。如果有考公務員的意向,檔案必須保管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人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