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分布于含水層中,含水層中是空隙較大的巖層或土層,透水性好,地下水容易進入,也容易滲出。一旦過度開采地下水,含水層中的空隙里沒有了水,取而代之的是空氣,空氣很難承受住其上巖層、土層的重量,巖層、土層將逐漸下沉,地面也隨之下沉了。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地殼運動、海平面上升等會引起區域性沉降;而引起城市局部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則與大量開采地下水有密切關系。
擴展資料:
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有:
1、毀壞建筑物和生產設施;
2、不利于建設事業和資源開發。發生地面沉降的地區屬于地層不穩定的地帶,在進行城市建設和資源開發時,需要更多的建設投資,而且生產能力也受到限制;
3、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區多出現在沿海地帶。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時,會發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鹽堿化。對地面沉降的預防主要是針對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
地面沉降會對地表或地下構筑物造成危害;在沿海地區還能引起海水入侵、港灣設施失效等不良后果。人為的地面沉降主要是過量開采地下液體或氣體,致使貯存這些液、氣體的沉積層的孔隙壓力發生趨勢性的降低,有效應力相應增大,從而導致地層的壓密。基于上述機制,上海于1965年以后,采用人工回灌方法,使地下水位回升、地面部分回彈,比較成功地控制了地面沉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地面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