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6%~97%,固體成分占3%~4%。
正常成人每天排出固體物質(zhì)約60克,固體物質(zhì)中無機鹽約25克,其中一半是鈉、氯離子;有機物約35 克,其中尿素約30克,其余是少量的糖類、蛋白及體內(nèi)多種代謝產(chǎn)物。
飲尿?qū)嶋H上是在循環(huán)反復地飲用人體自身的廢棄物,只會給自己的肝臟、腸胃及血液循環(huán)增加負擔。同時,尿源若來于病人,尿中就必然含有有毒物質(zhì),甚至是病原體。
擴展資料:
“喝尿”并不會對身體起到作用,所以“喝尿”能保健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尿液中約有5%為含氮廢物(大部分是尿素),其余的95%是水分,還含有尿酸、肌酐等。若在病理狀態(tài)下,尿液中還會有糖、蛋白質(zhì)、紅細胞、白細胞和酮體等物質(zhì)。
若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腎炎、膀胱炎,尿中還會含有細菌,這種細菌尿長期飲用肯定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喝尿”除了給肝臟、胃腸道及血液循環(huán)增加負擔之外,尿液中的尿素、尿酸、肌酐、酮體、膽色素等有害物質(zhì)。即使是正常人體排出的尿液含有蛋白質(zhì)、氨基酸、尿激酶等有益物質(zhì),但這類物質(zhì)含量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喝下去也不會對身體起到作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