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有海,西鄰渤海遼東灣。
葫蘆島市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原名錦西,地處遼寧省西南部,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遼東灣,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葫蘆島下轄3區2縣1市,總面積10434平方千米。
葫蘆島市依山傍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由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區,經丘陵區到海拔20米以下的濱海平原,在渤海海岸形成狹長的濱海平原,素有“遼西走廊”之稱。
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給葫蘆島市留下了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水上長城──九門口長城、 “第二北戴河”興城、秦皇漢武東巡東征時的碣石宮遺址等游覽區,都在葫蘆島境內,以此為依托的沿海一線30余處景區、景點,形成了葫蘆島的旅游特色。
擴展資料:
一、葫蘆島介紹
葫蘆島市是1990年1月新建立的省轄市(興城市、綏中縣、建昌縣、 連山區、龍港區、南票區)。 總面積10415平方公里, 總人口 280萬。地處遼寧省西南部,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遼東灣,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扼關內外之咽喉,是中國東北的西大門,為山海關外第一市。
二、海洋資源介紹
葫蘆島市海岸線東起連山區塔山鄉上坎子村老河口,西至綏中縣萬家鎮孟家村紅石礁,大陸海岸線總長261千米。全境岸段可劃分四種海岸類型:
1、丘陵臺地基巖—砂礫岸:該類型海岸為葫蘆島市的主體海岸,普遍分布在大酒簍—望海寺—臺子山—孤山子山、興城的四道溝、釣魚臺海濱浴場、荒地南山、長山寺、龍泉寺、山東屯、菊花島的東、南兩側,以及綏中的止錨灣、小黑山等地,占全區大陸岸線28%。
2、堆積平原沙質岸:該類型海岸集中分布在止錨灣以北的綏中全境,占全區大陸岸線34%,該類型海岸為陸域眾多入海河流攜帶泥沙復經波浪營造而形成的龐大海岸堆積客體,從陸向海依次分布為平原—沿岸沙堤—海灘—沙嘴瀉湖—水下沙壩等若干地貌子系統十分發育,在沙體規模、外部輪廓、沉積結構、穩定加積等動力修復中,具鮮明的典型性、原生性和多樣性,在遼寧乃至環渤??胺Q一流。
3、臺地岬灣—泥沙平灘岸:主要分布在大酒簍—大白馬石—笊籬頭子—老河口,以及長山寺—南興城角的海濱和沙后所兩地,葫蘆島市以北岸段系基巖突岬形成的半靜水環境而承納河流及沿岸泥沙流物質所致,灣內地質以細沙、泥砂為主,海濱和沙后所兩地則以0.25~0.5毫米的中砂占優。
4、河流填充與島后堆積泥沙平灘岸:分布在菊花島北側的龍脖子—吳屯—大麻山,以及興城曹莊的棺材石—北興城角一線,該岸段是島嶼背風側波影區沉積環境的堆積產物,菊花島北側以泥砂為主(砂占47.10%,粉沙占36.27%),曹莊一帶主要接受興城河和煙臺河補給,以2—0.063毫米的砂(砂占76.89%,粉沙占12.55%)底質占優。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葫蘆島
人民政府網—葫蘆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