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禮通常在新娘家舉行,持續(xù)一周的時間,包括新郎帶聘禮到新娘家接親、教長為一對新人念經(jīng)祝福、舉行新人沐浴儀式和合婚儀式等,主要儀式都在晚上進行。
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妝回到自己的家。 迎親時,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紳士像高官貴人一樣,打著傘高高興興地去迎接新娘;與新郎相反,因為要離開親朋好友,新娘則要顯出一副悲傷的樣子。
舉行婚禮時,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親朋好友等來客的祝賀和紅包。客人祝賀時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拋撒五谷,并且要將象征身體健康的青草或茶葉泡的汁液噴灑在他們身上,祝福他們五谷豐登、早生貴子、白頭偕老。
在這個過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們的祝福。參加婚禮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婦的親朋好友外,過路的人也可以進去祝賀。婚禮儀式結(jié)束時,新郎和新娘要回送親朋好友一枝鮮花,花中扎著一個雞蛋,表示花好月圓。
擴展資料
檳榔葉的奇用
馬來西亞人對檳榔葉的感情,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出生、受割禮、結(jié)婚、逝世,無不和擯榔葉結(jié)下不解之緣。馬來族的婦女,在懷孕七個月后,便不時送一束檳榔葉給接生婆,作為預(yù)約她在臨盆日幫忙的"定金"。男孩子由童年進入少年時,要進行"割禮"。在接受手術(shù)時,便咀嚼檳榔葉來減輕痛苦,因為檳榔葉具有輕微的麻醉作用。
在馬來族的婚禮中,檳榔葉更是必備的禮品。人們在談?wù)摶榧拗埃扔幸粋€求婚的儀式:由男方的家人和親屬組成求婚隊伍,捧著一個由檳榔葉扎成的彩環(huán),到女方家去拜訪。如果女方有意締結(jié)良緣,就會收下彩環(huán)。否則,便把彩環(huán)推倒,暗示談不攏,男方代表便應(yīng)知趣告退。
在求婚的第一步成功之后,雙方便要進行納彩、下聘,而每次互送的禮物中,必定要包括一個扎成王冠模樣的檳榔葉的供盤。下聘的當(dāng)天,未來的新郎要走在行列的前頭,手捧檳榔葉供盤,后面才是長長的送禮隊伍,分別拿著銀紙摺成的亭臺樓閣、各式鮮果禮盒、銀器、訂婚戒指等等聘禮。
?到了正式舉行婚禮時,檳榔葉盆子高高地放在一對新人面前,象征白頭偕老、永結(jié)同心。新人端坐矮臺上,接受賓客們的祝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馬來西亞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