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作制取鈉的化合物,或用作漂白劑、消毒劑、脫氫劑、化學反應的聚合劑、縮合劑等。?
氧化鈉是赤泥的成分之一,占赤泥的2-10%,可與氧化鋁共同回收。工業上有酸法和堿法兩種方法將赤泥中的氧化鈉轉化為其他物質并進行回收、發揮其作用。酸法就是將酸性氣體或鹽酸等加入到赤泥漿中,沉淀分離二氧化硅后再回收氧化鈉。堿法有氧化鈣法和碳酸鈉法兩種方法。
氧化鈣法可以在常壓和高壓下操作。在常壓下,赤泥中的主要成分在常壓和一定溫度下,能夠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水合鋁硅酸鈉鈣。在高壓下,主要有高壓水化法和水熱法等方法。高壓水化法是在 280~300℃溫度下,添加石灰,用高αK(即溶液氧化鈉、氧化鋁的分子比)溶液處理赤泥,溶出后得到 αK 為 12~14的鋁酸鈉溶液。
這種方法能綜合回收其中的氧化鋁和氧化鈉,其中氧化鈉變為氫氧化鋁,氧化鈉能循環使用。水熱法采用 αK = 4 . 0 左右的溶液來處理赤泥,赤泥中鈉的回收率可達 80%~90% ,但氧化鋁回收率低,只有 10% ~20% , 處理后的赤泥鋁硅比仍大于1。碳酸鈉法在1000℃以上高溫下赤泥中的氧化鈉轉變為鋁酸鈉、鐵酸鈉。
擴展資料: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通風、低溫的庫房內。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酸類、食用化學品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氧化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