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12月11日的古董市場行價來看,太平通寶真品行情要超過1000元,圖片如下:
太平通寶方孔錢幣,中國歷代王朝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后,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圣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
宋代錢幣鑄行特點明顯,通行鑄造御書錢,時興鑄造對錢與三體錢,盛行鑄造國號錢與年號錢,還出現了由當朝皇帝和文學巨匠親自書寫年號錢文的文化盛事。
擴展資料:
太平通寶為宋太宗始鑄,后亦有仿鑄。南宋高宗朝前后、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圣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等均鑄造過太平通寶;清末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公元1853年~公元1855年)年間鑄造有"太平通寶"錢。
清末太平天國(公元1851年~1864年)亦鑄有含太平錢文的貨幣。境外也有仿鑄,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國歷史上也鑄有太平通寶,安南順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鑄太平通寶,日本鐮倉時代(公元1185年-1333年)民間亦私鑄有太平通寶。
太平通寶古時(宋代)被用來做壓歲錢,萬福存在的前提,歷來為世人所祈求,表福、禧、吉之意,富有瑞氣盈門之祥兆。人們多在新年伊始懸掛或佩戴此錢,祈求家人出入平安、身體健康、生活幸福,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