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分壓(PO2) ——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O2)所產生的壓力,雖然常溫常壓下,每100ml血中溶解的O2僅0.3ml,但其重要意義在于:首先O2必須溶解于血中,然后才有PO2,才會有O2與Hb的結合。
血氧容量
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為100ml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b)被氧充分飽和時的最大攜氧量。正常時CO2max為20ml/dl,取決于血液畔1 Hb的含量及其與O2結合的能力,CO2max的高低可反映血液攜帶氧的能力。
擴展資料:
動脈血氧分壓(PaO2)
動脈血從肺內攝取O2,形成PaO2,它反映了肺毛細血管的攝氧狀況,是反映外呼吸狀況的指標。
PaO2的高低主受取決于吸入氣體的氧分壓.即與FiO2濃度呈正比,并隨年齡的增長而進行性下降。PaO2=100-(0.3×年齡)±5。
PaO2是缺氧最敏感指標,PaO2正常值:80~100ml mmHg(吸空氣條件下FiO221%)。
PaO260~80mmHg 輕度缺O2;
PaO245~60 mmHg 中度缺O2:
PaO2<45 mmHg 嚴重缺O2。
由于組織PO2為30 mmHg,故PaO2>30 mmHg才能進行氣體交換,若PaO2≤20mmHg,腦細胞不能再從血中攝取O2,有氧代謝即停止,故PaO220 mmHg為死亡線。
由于氣體的彌散取決于彌散兩側的分壓差,PaO2與組織的氧分壓差,即 PaO2向組織提供O2的動力。PaO2隨吸入氧濃度(FiO2)的升高而升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氧分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