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圖可分為普通地圖、地形圖和專題地圖三種。
2、普通地理圖(General Map)是以同等詳細程度來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出制圖區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網、境界線以及主要的社會經濟要素等。
3、它和地形圖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地圖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表示的內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圖概括,幾何精度較地形圖低。
4、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是指國家幾種基本比例尺(1:5千,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1:100萬)的全要素地圖。
5、它是按照統一的規范和符號系統測(或編)制的,全面而詳盡地表示各種地理事物,有較高的幾何精度,能滿足多方面用圖的需要,是國家各項建設的基礎資料,也是編制其它地圖的原始資料。
6、專題地圖(Thematic Map)是著重表示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經濟現象的地理分布,或強調表示這些現象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地圖。專題地圖的主題多種多樣,服務對象也很廣泛。可進一步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7、數字地圖——存儲于計算機可識別的介質上,具有確定坐標和屬性特征,按特殊數學法則構成的地理現象離散數據的有序組合。
8、電子地圖——數字地圖經可視化處理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的地圖。
不管是數字地圖或電子地圖,它們都是地圖的不同表現形式,其基本特性是不會改變的。
擴展資料:
1、MPR語音地圖是采用國際最新先進隱形碼光學識別技術——MPR技術和數碼語音技術開發而成的新一代智能閱讀和學習工具,配套MPR識讀器(又稱MPR閱讀器、MPR點讀筆)使用。
2、通過點到哪里讀到哪里的方式,實現視聽結合、聲圖并茂,使傳統枯燥的地圖變得生動形象,同時也彌補了平面地圖史上“只能看不能聽”的空白。
3、數字地圖是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盤、軟盤、光盤或磁帶等介質上的,地圖內容是通過數字來表示的,需要通過專用的計算機軟件對這些數字進行顯示、讀取、檢索、分析。
4、地球表面上的定位問題,是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科學研究及軍事國防等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具體而言,就是球面坐標系統的建立。為建立地球表面與地圖平面的對應關系,人們引入大地體的概念。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