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黃頸鸚鵡這一種類名稱。
黃頸亞馬遜鸚鵡和亞馬遜鸚鵡的區別:
1、形態特征
亞馬遜鸚鵡體型大小差異頗大,大者如帝王亞馬遜鸚鵡約33~45厘米,小如白帽亞馬遜約22~25厘米。亞馬遜鸚鵡的羽毛大部分是綠色的。眼睛虹膜桔色。黃色分布在它們的頭冠、眼喙之間和大腿處,眼睛周圍偶爾也可見。
黃頸亞馬遜鸚鵡體長35厘米,體重480-680克。鳥體為綠色,前額、頭頂和大腿都為綠色;頸部有著不均勻分布的黃色羽毛。
黃頸亞馬遜鸚鵡:
2、分布范圍
亞馬遜鸚鵡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墨西哥的一些地區,寄居地覆蓋南北美至北墨西哥。
黃頸亞馬遜鸚鵡分布于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伯利茲(旅鳥)。
亞馬遜鸚鵡:
擴展資料:
黃頸亞馬遜鸚鵡的煩躁方式:
筑巢在高聳樹木的洞穴內,約在2、3月時進入繁殖季,一窩約產2-3顆卵;幼鳥時期頸間通常沒有黃色羽毛,在1-2歲時頸后黃色的羽毛會逐漸長出,5歲時會頸部黃羽會完全長成,然而并非每一只都有明顯的黃羽。
人工飼養需有耐心,有些黃頸亞馬遜鸚鵡會因為對主人的忌妒心及占有欲而變的性情不穩定而有攻擊性;飼養成對種鳥上,許多人工繁殖成鳥相當活潑外向不怕人,適應環境、天候、食物與飼主的速度快,一旦適應新環境即相當強健,飼養上宜提供均衡食物,常態地提通混合種子、堅果、蔬果、谷物飼料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亞馬遜鸚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頸亞馬遜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