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不同
出生率是一定時期內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數的比率;
生育率是一定時期內出生活嬰數與同期平均育齡婦女人數之比。
2、反應的問題不同
出生率反映一定時期內人口的出生水平;
生育率是反映婦女生育強度的重要指標。
擴展資料:
一、出生率
影響出生率變動的因素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但由于人口再生產的慣性作用和傳統生育觀的保守性,以及影響出生率變動因素的復雜性,社會經濟條件要通過一系列中間環節,經過相當長的時期才能影響出生率的變動。
對其他生物來說,出生率主要受自然環境決定,如果自然環境適宜優越,比如有充足的食物、水源和廣闊的生存空間、適宜的氣候、天敵較少,那么往往出生率就高;
如果自然環境惡劣,比如食物、水源匱乏、生存空間狹小、氣候惡劣、天敵較多、傳染病肆虐,往往出生率就低。
即使該物種有社會性,也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因而出生率受社會影響小。
二、生育率
出生率因受性別、年齡及其他人口特征的結構影響,難以充分反映人口的生育水平。而一般生育率將生育量與人口中同它關系最密切的育齡婦女數相比,就擺脫了上述結構影響,相對可靠地反映出人口的生育水平。
對生育率作細致分析時發現,一些影響男性人口的社會經濟因素也能導致生育水平的變動,并可按男性育齡人口計算出生率。
男性的育齡期較長,一般情況下,男性的一般生育率顯然低于女性,經驗表明:0.8(或0.9)GFRf=GFRm。
一般生育率受各年齡婦女生育水平、已婚比例、育齡群年齡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需分清各因素在生育率變動中的作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生育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出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