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古代高盧地區區域包括現今西歐的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北部、荷蘭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國南部萊茵河西岸一帶,所以現今的法國人是高盧人。
高盧是古代西歐地區名,分布在法國、比利時全境和意大利、荷蘭、瑞士、德國部分區域。因其原始居民為高盧人(高盧人自稱凱爾特人(Celts))而得名。
現今法國主要是山北高盧,即阿爾卑斯山經地中海北岸,連接比利牛斯山以北廣大地區,相當于法國、比利時以及荷蘭、盧森堡、瑞士和德國(萊茵河左岸)的一部分,這一地區通常也泛稱高盧。
擴展資料:
高盧時代:
到了公元前二世紀,希臘文和拉丁文關于高盧族和高盧國的記載越來越多,揭開了高盧族的奧秘面紗的一部分。
高盧(拉丁文 Galli)一詞最早出現在羅馬政治家Caton的筆下(公元前168年),他指的是從法國入侵意大利北部的高盧族人。
在公元前二世紀末,在希臘殖民地馬賽的影響下并由于高盧族和地中海的貿易交流,高盧族的一些部落開始希臘化,也開始運用希臘字寫高盧語。
但是由于宗教的忌諱,高盧族沒有把其豐富的口傳歷史寫成文字,限定文字的運用范圍為商業和貿易。因此,在高盧語消失之后,這些傳統隨著被淡忘了。
高盧被劃分成幾個部落,那些部落之間的領土界限顯然被劃定得非常清楚。這些界限和未來的羅馬“城市”(Civis)的界限相吻合,從此和現代法國的省相吻合。
La Tène文化末期的高盧在語言、文化等方面顯示出穩定的狀態。但是,按照羅馬的歷史學家,在社會政治方面,高盧的君主制度和貴族制度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選定的法官。
羅馬人征服高盧之前一個世紀是高盧文明的鼎盛時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不象羅馬作家和西方19世紀歷史學家描述得如此野蠻落后。
在那個時代出現了規模非常大的城堡(oppidia),也開始運用錢幣:高盧人文明的水平不低于前2世紀的羅馬。
高盧人對羅馬文化的貢獻非常眾多。在軍法和技術方面,羅馬人不僅采用了高盧人的許多發明,也借了高盧語的詞匯,例如:木桶、劍(gladius)、鎖子甲、肥皂、馬車(carrus)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