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和紅色混合是什么顏色,這要看紅色和綠色的比例。紅色和綠色是絕對對比色。調和很容易發灰和發臟。
1、綠色和和紅色等比混合,重灰色,色相不明確,渾濁,臟。
2、綠色主要和紅色少混合,調出低純度的墨綠色,根據比列的不同,色相明度和純度都有所不同,隨著純度降低,逐漸接近顯得臟的等比紅綠混合色。
3、紅色主要和綠色少混合,調出低純度的深綠色,根據比列的不同,色相明度和純度都有所不同,隨著純度降低,逐漸接近顯得臟的等比紅綠混合色。
三原色,有紅綠藍三種顏色,就是指這三種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而其它色可由這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來,色彩學上稱這三個獨立的色為三原色或三基色。
原則:
a、能夠混合產生的顏色應該盡可能的多;
b、三種原色必須互相獨立,即不能用其 中的任何兩色混合得到第三者。
擴展資料:
色彩混合的三條基本規律:
1、補色律
凡兩個以適當比例相混合產生白色的顏色光是互補色。例如,紅色和淺青綠色、橙黃色和青色、黃色和藍色、綠色和紫色等,都是一對對互補色。
2、間色律
在混合兩種非補色時,會產生一種新的介于他們之間的中間色。例如紅與黃混合產生橙色,藍與紅混合產生紫色。中間色的色調偏于較多的一色,飽和度決定于二色在光譜軌跡中的位置,越近則越飽和。
3、代替律
如果顏色A+顏色B=顏色C,若沒有顏色B,而顏色X+顏色Y=顏色B。那么A+(X+Y)=C。說明每一種被混合的顏色本身也可以由其它顏色混合結果而獲得。例如,如黃和藍相混合時,黃色可以由紅加綠來代替,因“紅十綠=黃”。
配色的平衡:
顏色的平衡就是顏色的強弱、輕重、濃淡這種關系的平衡。這些元素在感覺上會左右顏色的平衡關系。因此,即使相同的配色,也將會根據圖形的形狀和面積的大小來決定成為調和色或不調和色。一般同類色配色比較容易平衡。處于補色關系且明度也相似的純色配色。
如:紅和蘭綠的配色,會因過分強烈感到刺眼,成為不調和色。可是若把一個色的面積縮小或加白黑,改變其明度和彩度并取得平衡,則可以使這種不調和色變的調和。
純度高而且強烈的色與同樣明度的濁色或灰色配合時,如果前者的面積小,而后者的面積大也可以很容易的取得平衡。將明色與暗色上下配置時,若明色在上暗色在下則會顯得安定。反之,若暗色在明色上則有動感。
配色重點色:
配色時,為了彌補調子的單調,可以將某個色作為重點,從而使整體配色平衡。在整體配色的關系不明確曖昧時,我們就需要突出一個重點色來平衡配色關系。選擇重點色要注意以下幾點:
重點色應該使用比其他的色調更強烈的色。重點色應該選擇與整體色調相對比的調和色。重點色應該用于極小的面積上。而不能用于大面積上。選擇重點色必須考慮配色方面的平衡效果。
配色的節奏:
由顏色的配置產生整體的調子。而這種配置關系在整體色調中反復出現排列就產生了節奏。色的節奏和顏色的排放,形狀,質感等有關。由于漸進的變化色相、明度、純度都會產生變化而且時有規律的,所以就產生了階調的節奏。
將色相、明暗、強弱等等的變化做幾次反復,從而會產生反復的節奏。可以通過賦予色彩的配置以跳躍和方向感就會產生動的節奏,等等。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或訓練來掌握更多的節奏效果。
調和漸變色:
2色或2個以上的色不調和時,在其中間插入階梯變化的幾個色,就可以使之調和。色環的漸變:色相的漸變象色環一樣,在紅、黃、綠、蘭、紫等色相之間配以中間色,就可以得到漸變的變化。明度的漸變:從明色到暗色階梯的變化。
純度的漸變:從純色到濁色或到黑色的階梯變化。根據色相、明度、純度組合的漸變,把各種各樣的變化作為漸變的處理,從而構成復雜的效果。這些漸變色都是調和的。
統調配色:
所謂統調,即為了多色配合的整體統一而用一個色調支配全體,將這個色叫做統調色,也就是支配色調。色相統調是在各色中加入相同的色相,而使整體色調統一在一個色系當中。從而達到調和。明度統調是加白色或黑色,以使全體色調的明度相似。這樣也可以達到調和。純度統調是加灰色,以使全體色調的純度相似。
分割配色:
2個色如果互相處于對立關系是對比的,具有過分強烈的效果,成為不調和色。為了調節它們,在這些色中用其它色把它們劃分開來,即分割。將用于分割的色叫做分割色。由于分割的目的,可以用于分割色的顏色不多,最常用的是白、灰、黑。
金色和銀色也具有分割的效果。但在我們的電腦中很難調出具有重量感的這兩種色,所以在電腦中幾乎用不到這兩種色。但可以用于印刷中。使用其它彩色進行分割也可以,但要選擇與原來色有明顯區別的明度,同時也應考慮色相和純度。
參考資料:色彩混合-百度百科? ?調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