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的形成和興起,是魏晉風度的滲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個體意識的覺醒,人們 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感知。崇尚自然是魏晉風度的重要體現,自晉代顧愷之創作了《廬山?圖》后,山水畫得以形成和興起,山水畫并成為“山水文化”的重要的獨特的表現形式。
擴展資料: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仕隱分工”,形成了隱士階層,隱士們厭煩世事紛繁,回歸自然,深入山水,通過自然山水以“暢神”“澄懷觀道”,追求“天人無際”、“天人合一”。
從山水畫的萌芽期魏晉南北朝始至隋唐五代日漸成熟,直至兩宋形成了繁榮的景象,到元代達到了高潮,隨著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山水畫走向了輝煌。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山水畫
百度百科——中國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