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是東非。東非歷史悠久,古代各地先后形成阿克蘇姆、僧祗、阿德爾、阿比西尼亞等國。十六世紀初起,西方殖民者相繼侵入。至十九世紀末,大部淪為英、德、意、法等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只有埃塞俄比亞一個獨立國家。戰后,其余國家相繼獨立。
毛里求斯原經濟結構單一,僅生產蔗糖。20世紀70年代末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實施經濟結構調整計劃,形成了以糖業、出口加工業和旅游業為三大支柱的經濟格局。80年代以來開始實施第二階段發展計劃,出口加工業從勞動密集型逐步轉向技術密集型,力爭成為非洲“新興工業國家”。
90年代,在鞏固三大支柱產業的基礎上,毛里求斯政府積極實行經濟多元化政策,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外國投資,發展離岸金融業,并將路易港建為自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