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蠟主要有多種不同顏色,黃、紅、藍、青、白、赤、黑、紫、綠、橙這些宇宙常見的基本色調,蜜蠟都一應俱全,而其中以黃色為最普遍。
因為樹脂本身就是淡黃色,加上深層土壤黃者居多,對蜜蠟色澤的影響亦最大。
蜜蠟顏色中蛋清色、米色、淺黃色、雞油黃,橘黃色等黃色系為主的顏色,基本是產于波羅的海以及印度克斯米爾地方的一種琥珀。棗紅色蜜蠟是黃色系蜜蠟外皮氧化產生包漿而顏色變深導致的,也因為如此,市面上產生了很多人為加工氧化的棗紅色或者顏色更深的蜜蠟。
蜜蠟的顏色可大致分為白色系、黃色系和紅色系三種,每一種下面按顏色深淺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劃分。
一、白色系。白色蜜蠟可分為白蜜蠟和白花蜜蠟。
1、白蜜蠟產量少、琥珀酸含量高,極具收藏價值。
2、白花蜜蠟以白色為主,顏色逐漸向米黃色變化,這種白與黃的色彩碰撞,讓它獨具魅力。
二、黃色系。相比其他顏色,黃色系蜜蠟是最常見的,按顏色的深淺又可分為檸檬黃、鵝黃、黃色和雞油黃。
1、檸檬黃蜜蠟顏色最淺,白中偏黃,清新怡人。
2、鵝黃色蜜蠟,顏色像鵝毛一樣明艷鮮嫩,比較適合年輕的女孩子。
3、雞油黃蜜蠟又稱帝王黃蜜蠟,色彩靚麗,有一種低調而奢華的美感,深受蜜友喜愛同時價值也不菲。
三、紅色系。紅色系蜜蠟可分為褐黃蜜蠟、褐紅蜜蠟和棗紅蜜蠟三種,展現了蜜蠟經氧化顏色由淺變深的過程。
1、褐紅蜜蠟,色澤深厚,有種時間的厚重感。
2、棗紅蜜蠟色彩濃艷,有明顯的包漿光澤,可以算是蜜蠟里面最稀有的顏色之一,收藏價值高。
蜜蠟顏色形成原因:蜜蠟不同的顏色與不同的成分有關,如果同時含有多種色素成分,就會有多種顏色。同時不同的顏色也取決于顏色的多向色性和干涉現象。
所謂“多向色性”指的是某些珠寶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去,可以有兩種或多種的顏色和色調。如藍精靈背看為藍色,正看為紫紅色。藍精靈主要產于伊朗等國,因產量少,一般只做手串、念珠,30多子的頸鏈難覓。屬特級品。
至于“干涉現象”則由寶石內部的結構反射光線引致,令珠寶呈現繽紛的變彩,如月長石、蛋白石和鈣鈉長石等,都有因光的干涉效應造成五顏六色的虹彩。蜜蠟亦有因氣泡、裂縫和打孔造成的變彩,給人以特殊美感。
擴展資料:
真假蜜蠟的分辨方法:
1、鹽水測試法:琥珀密度在1.05-1.10之間在1:4(鹽:水)的飽和鹽水中,琥珀、輕質塑料和樹脂均可浮起來,普通塑料、玻璃、壓克力和電木下沉。(提醒:此法限裸珀,鹽水濃度不夠重量級、體內有大量雜質的琥珀也會下沉)
2、熱試驗:將針燒紅刺琥珀的不明顯處,有淡淡松香味道。電木、塑料則發出辛辣臭味并粘住針頭。(提醒:太熱會將琥珀表面留下黑點,影響美觀)
3、刀削針挑試驗:裁紙刀削琥珀會成粉末狀,樹脂會成塊脫落,塑料會成卷片,玻璃是削不動。用硬針與水平線呈20-30度角刺琥珀會有爆碎的感覺和十分細小的粉渣,如果是硬度不同的塑料或別的物質,要么是扎不動,要么是很粘的感覺甚至扎進去。
(提醒:此試驗會對你的首飾帶來損傷,挑掉切掉的地方只能找專業人員修補,最好是不做或是少做,以免對琥珀造成損壞)
4、洗指甲油的藥水:用棉簽擦點反復擦拭琥珀表面,沒有明顯的變化。塑料和壓和琥珀都沒變化,但是樹脂和柯巴脂因為沒有石化就會被腐蝕而產生粘粘坑,將松香放入藥水中浸泡它會慢慢融解。
(提醒:有的琥珀外有層上光物質,在藥水擦拭下會變成白斑,但這層白斑可用指甲殼刮去露出琥珀表面,將藥水擦拭在它上面再不會有任何的變化。藥水對琥珀仍會有18%-20%的溶解度,泡久表面可能變的霧蒙蒙的)
5、手感:琥珀屬中性有機寶石,夏日戴不會很熱,冬日戴不會太涼,很溫和。用玻璃或是玉髓仿制會有冰冰的很沉感覺。
6、眼觀鱗片:這是鑲嵌琥珀辨認的最主要方法。爆花琥珀中一般會有漂亮的荷葉鱗片,從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覺,折光度也不會一樣,散發出有靈性的光。假琥珀透明度一般不高,鱗片發出死光,不同角度觀察都是差不多景象,缺少琥珀的靈氣。假琥珀中鱗片和花紋多為注入,所以大多一樣,市面最常見的是紅鱗片。
7、眼觀氣泡:琥珀中的氣泡多為圓形,壓制琥珀中氣泡多為長扁形。
8、紫外線照射:將琥珀放到驗鈔機下,它上面會有熒光,淡綠,綠色,藍色,白色等。琥珀、金珀變色最明顯,血珀和蜜蠟變色不太明顯,越透越明顯,塑料不會變色。(提醒:不要在強光下測試不然效果不明顯)
9、香味:琥珀在摩擦時只有一點幾乎聞不到的很淡很淡的味或干脆就聞不出,但帶皮的琥珀摩擦時會產生香味,還有香珀摩擦會產生香味。琥珀只有燃燒時才會散發出松香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蜜蠟 (琥珀的一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