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通過深化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中國致力于縮小南北差距,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中國將加強同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通過協商妥善解決經貿摩擦。
中國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平衡,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這段論述深刻闡明了我國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內涵和目標,體現了我國積極發展同各國的務實合作、促進互利共贏的原則精神。
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必須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面對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趨勢,現行的全球經濟治理已經難以滿足各國發展的要求,提高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進程啟動,要抓住這些積極動向,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平衡,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同時,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我國成為一些國家推行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怎樣理解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