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極光的英文單詞是Aurora,發的音就是歐若拉。
歐若拉的原型是原始印歐語系里的黎明女神Hausos。與希臘女神厄俄斯(希臘語:ω,黎明女神)、印度黎明女神烏莎斯、北歐黎明女神奧絲塔拉等同源,詞源都來自于Hausos。晨光代表黑暗消退,光明降臨,因此歐若拉也是令人充滿希望與期盼的希望女神。
Aurora是拉丁語系中的名字,但是在北歐并不多見,因此歐若拉與其說是北歐的女神,不如說跟希臘神話中黎明女神厄俄絲的關系更大。
神話故事流行到北歐,產生了新的版本。保留下來的北歐神話《埃達詩體》中完全沒有這位女神,因此,她是后人續加的可能性非常大,并不存在于北歐的神譜中。
拉丁語描述極光,見于早期羅馬人Seneca 的書籍,用pithaei ; chasmata; pogoniae ; cyparissae 等詞描寫,早期拉丁語里歐若拉與極光無關。
直到161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以古羅馬神話里的曙光女神奧羅拉Aurora之名創造出了“極光”一詞,一直使用。因此歐若拉才跟極光聯系上,而在羅馬神話里她本來與極光沒有關系。
擴展資料:
極光的產生原理:
極光是地球周圍的一種大規模放電的過程。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地球磁場迫使其中一部分沿著磁場線(Field line)集中到南北兩極。當他們進入極地的高層大氣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發,產生光芒,形成極光。
經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南北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阿拉斯加的費爾班(Fairbanks)一年之中有超過200天的極光現象,因此被稱為“北極光首都”。所以極光只能在地球的南北極被看見。
地球磁層磁力線攜帶太陽風的能量進入地球內部,進而驅動了地磁場的形成。在這磁層磁力線閉合環路上除了有地球內部的導電體之外,另外還有大氣層的電離層-這一弱導電體。
當太陽風強烈時,磁力線能量遇到地球內部的磁感抗,有許多能量消耗不掉,于是就在電離層處形成了極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極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歐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