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機物的密度判斷。
萃取是利用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數的不同,使物質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由于水和有機物一般不相溶,所以一般形成的上下兩層是水和有機層。
若有機物的密度大于水,則有機物在下層,若有機物的密度小于水,則有機物在下層。一般情況下有機物的密度要小于水,因此位于上層,但是也有少數情況下有機層的密度大于水,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密度大于水,于是萃取后有機層在下層。
擴展資料
萃取在如下幾種情況下應用,通常是有利的:
①料液各組分的沸點相近,甚至形成共沸物,為精餾所不易奏效的場合,如石油餾分中烷烴與芳烴的分離,煤焦油的脫酚;
②低濃度高沸組分的分離,用精餾能耗很大,如稀醋酸的脫水;
③多種離子的分離,如礦物浸取液的分離和凈制,若加入化學品作分部沉淀,不但分離質量差,又有過濾操作,損耗也大;
④不穩定物質(如熱敏性物質)的分離,如從發酵液制取青霉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