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卷的原則:
合理性:
合理性指的是問卷必須緊密與調查主題相關。違背了這樣一點,再漂亮或精美的問卷都是無益的。而所謂問卷體現調查主題其實質是在問卷設計之初要找出與“調查主題相關的要素”。
一般性:
一般性,即問題的設置是否具有普遍意義。應該說,這是問卷設計的一個基本要求,如果我們仍然能夠在問卷中發現帶有一定常識性的錯誤。這一錯誤不僅不利于調查成果的整理分析,而且會使調查委托方輕視調查者的水平。
邏輯性:
問卷的設計要有整體感,這種整體感即是問題與問題之間要具有邏輯性,獨立的問題本身也不能出現邏輯上的謬誤。問題設置緊密相關,因而能夠獲得比較完整的信息。調查對象也會感到問題集中、提問有章法。相反,假如問題是發散的、帶有意識流痕跡的,問卷就會給人以隨意性而不是嚴謹性的感覺。
那么,將市場調查作為經營決策的一個科學過程的企業就會對調查失去信心。因此,邏輯性的要求即是與問卷的條理性、程序性分不開的。已經看到,在一個綜合性的問卷中,調查者將差異較大的問卷分塊設置,從而保證了每個“分塊”的問題都密切相關。
明確性
所謂明確性,事實上是問題設置的規范性。這一原則具體是指:命題是否準確?提問是否清晰明確、便于回答 ;被訪者是否能夠對問題作出明確的回答,等等。
非誘導性
不成功的記者經常會在采訪中使用誘導性的問題。這種提問方式如果不是刻意地要得出某種結論而甘愿放棄客觀性的原則,就是徹頭徹尾的職業素質的缺乏。
在問卷調查中,因為有充分的時間作提前準備,這種錯誤大大地減少了。但這一原則之所以成為必要,是在于高度競爭的市場對調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誘導性指的是問題要設置在中性位置、不參與提示或主觀臆斷,完全將被訪問者的獨立性與客觀性擺在問卷操作的限制條件的位置上。 如果設置具有了誘導和提示性,就會在不自覺中掩蓋了事物的真實性。
便于整理、分析
成功的問卷設計除了考慮到緊密結合調查主題與方便信息收集外,還要考慮到調查結果的容易得出和調查結果的說服力。這就需要考慮到問卷在調查后的整理與分析工作。
首先,這要求調查指標是能夠累加和便于累加的;其次,指標的累計與相對數的計算是有意義的;再次,能夠通過數據清楚明了地說明所要調查的問題。 只有這樣,調查工作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擴展資料:
調查問卷的注意事項:
有明確的主題。根據調查主題,從實際出發擬題,問題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沒有可有可無的問題。
結構合理、邏輯性強。問題的排列應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符合應答者的思維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先具體后抽象。
通俗易懂。問卷應使應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實回答。問卷中語氣要親切,符合應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認識能力,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對敏感性問題采取一定的技巧調查,使問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觀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控制問卷的長度。回答問卷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問卷中既不浪費一個問句,也不遺漏一個問句。
便于資料的校驗、整理和統計。
參考資料:
問卷設計-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