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改為西安原因:元初,長安城的范圍沿用五代初期唐長安城被毀后節度使韓建所重建的“新城”,并使用京兆府的名稱。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后來由于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
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標西巡西安后,曾經提議遷都西安。庚子之變時,慈禧和光緒西逃駐蹕西安長達一年時間。
長安改為西安時間:西安的名稱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為秦王。
同年西安府城東北隅開始營建秦王府。秦王府時稱“王城”,后訛為“皇城”,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新修了城垣,洪武十三年(1380年)和洪武十七年(1384年)分別修建鼓樓鐘樓,其位置也與元代的敬時樓和鐘樓無異。
擴展資料
西安風景名勝:
1、未央宮
未央宮建于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于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2、大明宮
大明宮位于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余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明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