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色土是指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純天然土壤。五色土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數千年來被賦予無限美好的寓意。
2、五色土的分布:
黑土——我國東北平原濕潤寒冷,微生物活動較弱,土壤中有機物分解慢,積累較多,所以土色較黑。
黃土——我國黃土高原的土壤呈黃色,這是由于土壤中有機物含量較少的緣故。
紅土——高溫多雨的我國南方土壤中礦物質的風化作用強烈,分解徹底。易溶于水的礦物質幾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鐵、鋁等礦物質殘留土壤上層,形成紅土壤。
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長期被淹的情況下,紅土壤中的氧化鐵常被還原成淺綠色的氧化亞鐵,土壤便成了灰綠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含有較高的鎂、鈉等鹽類的鹽土和堿土常為白色。
擴展資料:
象征意義:
黃——象征居中的黃帝,他統治天下,由手拿繩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輔佐。
青——象征東方太昊,他由手持圓規掌管春天的木神輔佐。
紅——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桿掌管夏天的火神輔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輔佐。
黑——象征北方顓頊,他由手持秤錘掌管冬天的水神輔佐。
黃土居中,因為最高統治者黃帝居于核心地位。東西南北依次為青白紅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個統治者輔佐。這種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陰陽五行學說來表明:壇上五色土,象征全國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中間為麒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五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