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鐘寺屬于北京哪個區(qū)
大鐘寺屬于北京哪個區(qū)
大鐘寺原名覺生寺。位于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路聯(lián)想橋北側,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鐘寺本為皇家佛教寺廟,于1985年辟為古鐘博物館,館內展示中、外古代鐘鈴共400多件。大鐘寺在1996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古跡。現(xiàn)時大鐘寺雖已改成博物館,但每年農歷正月也會舉行昔日的廟會。大鐘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藏經樓、大鐘樓和東西翼樓,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布在兩側。大鐘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臺基上,整個鐘樓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青石臺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輕擊大鐘時,方圓百余里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鐘聲,余音可持續(xù)3分鐘之久。
導讀大鐘寺原名覺生寺。位于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路聯(lián)想橋北側,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鐘寺本為皇家佛教寺廟,于1985年辟為古鐘博物館,館內展示中、外古代鐘鈴共400多件。大鐘寺在1996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古跡。現(xiàn)時大鐘寺雖已改成博物館,但每年農歷正月也會舉行昔日的廟會。大鐘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藏經樓、大鐘樓和東西翼樓,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布在兩側。大鐘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臺基上,整個鐘樓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青石臺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輕擊大鐘時,方圓百余里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鐘聲,余音可持續(xù)3分鐘之久。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94652052.jpg)
海淀區(qū)大鐘寺原名覺生寺。位于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路聯(lián)想橋北側,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鐘寺本為皇家佛教寺廟,于1985年辟為古鐘博物館,館內展示中、外古代鐘鈴共400多件。大鐘寺在1996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古跡。現(xiàn)時大鐘寺雖已改成博物館,但每年農歷正月也會舉行昔日的廟會。大鐘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藏經樓、大鐘樓和東西翼樓,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布在兩側。大鐘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臺基上,整個鐘樓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青石臺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輕擊大鐘時,方圓百余里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鐘聲,余音可持續(xù)3分鐘之久。
大鐘寺屬于北京哪個區(qū)
大鐘寺原名覺生寺。位于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路聯(lián)想橋北側,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鐘寺本為皇家佛教寺廟,于1985年辟為古鐘博物館,館內展示中、外古代鐘鈴共400多件。大鐘寺在1996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古跡。現(xiàn)時大鐘寺雖已改成博物館,但每年農歷正月也會舉行昔日的廟會。大鐘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藏經樓、大鐘樓和東西翼樓,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布在兩側。大鐘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臺基上,整個鐘樓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青石臺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輕擊大鐘時,方圓百余里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鐘聲,余音可持續(xù)3分鐘之久。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