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騙局。
白芨種植一要看種子,二要看土地和氣候,一畝地二十萬是不可能的,但是種上兩年一畝地八萬是可以做到的,畝產600公斤是不可能的。
白芨,(學名:Bletillastriata)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白芨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及園林價值。主要用于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于較為蔭蔽的花臺、花境或庭院一角。
擴展資料:
白芨種植的注意事項:
1、土壤
白芨對種植的土壤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土壤中的腐殖質、有機質含量最好比較豐富,其次就是土壤的疏松度要高,否則對白芨塊莖的生長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也就說明,像沙土、重黏土等土壤都是不適合種植白芨的。
白芨種植地一般是選擇沙質壤土、種植地靠近水源地帶、土壤的排水性和保濕、保肥性都要良好。當然如果在土壤條件不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我們可在土壤中加入沙子,來增強土壤的通透性。
2、溫度
白芨的成活率和溫度的關系還是比較大的。如果種植地的晝夜溫度過大或者是種植地溫度過高、在某季節溫度過低等情況下,我們則需要通過人工控溫來進行管理,否則會降低白芨的成活率,從而導致白芨減產。
一般情況下,白芨能在溫度六到三十度的環境中正常生長,但最適合白芨生長的溫度是二十到二十五度。當溫度低于五度的時候,白芨就會出現葉子發黃枯萎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對種植地的溫度進行嚴格的管理。
3、濕度
白芨喜歡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進行澆水,保持種植地的土壤濕潤。但是要注意的就是,田間不能出現積水的現象,當然遇到陰雨天氣或者是連續降雨天氣的話,要及時的做好排水處理,以免影響白芨的生長。
還有要注意的就是澆水不能等土壤干旱了才澆,一般是在土壤還有微微濕潤的時候就進行澆水,不然對白芨的生長也是有影響的。
4、光照
白芨具有耐陰、怕強光的特點。那么這也就是提醒我們在種植白芨的時候,要做好遮陰處理,避免陽光直射,傷到白芨。
對于光照管理我們要么是選擇在有天然的遮蔽條件下種植白芨,保證田間有一定的散射光即可。其次就是還可以進行人工搭建棚架,進行遮陰,但還要保持一定的光照,不能是無光條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白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