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屬于哪個省哪個市
汾水屬于哪個省哪個市
源于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婁煩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汾源",即為汾河正源,位于寧武縣城西南三十公里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源泉從山腳石滹中涌出。池水通過地下暗道從一石鑿龍口噴瀉而出,流入寬闊的河道。龍口之上橫一"汾源靈昭"石刻,這就是汾河的源頭,被譽為"晉地之根"。昔日汾源之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而如今由于各種原因,水量大減。汾源近旁的山坡上,曾建有"雷鳴寺",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且得名。據記載該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依山而筑,規模宏大,殿堂鱗次櫛比,盛時住僧300余人,為晉北名剎,今已無存。
導讀源于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婁煩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汾源",即為汾河正源,位于寧武縣城西南三十公里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源泉從山腳石滹中涌出。池水通過地下暗道從一石鑿龍口噴瀉而出,流入寬闊的河道。龍口之上橫一"汾源靈昭"石刻,這就是汾河的源頭,被譽為"晉地之根"。昔日汾源之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而如今由于各種原因,水量大減。汾源近旁的山坡上,曾建有"雷鳴寺",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且得名。據記載該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依山而筑,規模宏大,殿堂鱗次櫛比,盛時住僧300余人,為晉北名剎,今已無存。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94822452.jpg)
山西源于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婁煩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汾源",即為汾河正源,位于寧武縣城西南三十公里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源泉從山腳石滹中涌出。池水通過地下暗道從一石鑿龍口噴瀉而出,流入寬闊的河道。龍口之上橫一"汾源靈昭"石刻,這就是汾河的源頭,被譽為"晉地之根"。昔日汾源之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而如今由于各種原因,水量大減。汾源近旁的山坡上,曾建有"雷鳴寺",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得名。據記載該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依山而筑,規模宏大,殿堂鱗次櫛比,盛時住僧300余人,為晉北名剎,今已無存。
汾水屬于哪個省哪個市
源于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婁煩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汾源",即為汾河正源,位于寧武縣城西南三十公里的東寨鎮西樓子山下,源泉從山腳石滹中涌出。池水通過地下暗道從一石鑿龍口噴瀉而出,流入寬闊的河道。龍口之上橫一"汾源靈昭"石刻,這就是汾河的源頭,被譽為"晉地之根"。昔日汾源之水流量很大,從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運送,即使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仍可放排運木。而如今由于各種原因,水量大減。汾源近旁的山坡上,曾建有"雷鳴寺",因汾水出山聲如雷鳴而且得名。據記載該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依山而筑,規模宏大,殿堂鱗次櫛比,盛時住僧300余人,為晉北名剎,今已無存。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