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獨頭蒜的具體流程如下:
1、選地整地:
獨蒜栽培中應選擇砂土或砂壤土。前作收獲后應及早清潔田園,深翻炕曬、熟化土壤。然后按每畝施入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精細整地,以1~1.2米開墑,做到肥勻畦平土細,即可播種。
2、播種:
(1)種蒜的選擇:選擇主栽品種紅七星和二水早品種,它們在特定的栽培措施下,極易產生獨蒜。同時,盡量選擇單瓣重在1~2g的較小種瓣,獨蒜率可達40%左右。在高溫和長日照條件之下,頂芽迅速膨大并貯藏水分和養分,形成獨頭蒜。
(2)種子處理:將選好的種瓣置于2℃到5℃的低溫冷庫中處理50~60天,栽培后獨蒜的比例可達50%。低溫處理過的蒜種,已解除休眠并萌動,生命活動逐步加強。出冷庫后呼吸作用旺盛,會產生強大的呼吸熱。
蒜種運到家后應及時倒出包裝袋,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攤開散熱,以免燒壞種子。然后抓緊時間分級播種。如果不能及時播種,應每天翻動一、二次,使其散熱流暢。如已長根出芽的種瓣,要注意保濕護根。
(3)播種期:經過低溫處理的蒜種,早播亦有相當的獨蒜率,但由于播后氣溫高,幼苗極易早衰而提前倒苗,所形成的獨蒜個頭較小,蒜形差(農民稱之為“草果蒜”)。特別是在低熱河谷地帶,較為突出。
相反播種偏晚,獨蒜的比例極高,如在立冬節令播種試驗,獨蒜率高達95.4%,但產量極低,小獨蒜僅有3克左右重。在秋分至寒露之間播種,其獨蒜率在40%~50%,獨蒜個大質優,綜合產值較高,故獨蒜栽培最佳播種期應掌握在此期進行。
3、田間管理:
(1)施肥管理:獨蒜在不同生育時期,需要不同種類的肥源。總體來說,生長前期側重于氮肥,后期則傾向于磷、鉀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還要進行適期追肥。
(2)防除雜草:一是在播后芽前,畝用60%丁草胺50g+25%的綠麥隆250g加水50kg噴霧;二是當蒜苗高10~20cm時,可人工中耕除草,同時也起到松土的作用,防止土壤板結,促進根系生長。
(3)土壤水分管理:大蒜生長到4~5月份,蒜頭已經膨大。不能灌水過多,避免引起蒜瓣開散和獨蒜率降低,影響大蒜的品質。
擴展資料:
種植獨頭蒜的注意事項:
1、選用優質蒜做種:栽種大蒜時應首先確定生產的目的,如栽種以生產蒜頭為主要目的就應選蒜頭大,分瓣明顯,蒜瓣肥的白皮蒜作種。如為生產蒜薹就應選用蒜頭好,瓣肥的紫皮蒜作種,因而種蒜不得亂用種。
2、培肥地力:栽種大蒜不宜選用重茬地,蒜地需深耕松土,增施有機肥及磷、鉀肥。
3、嚴格播期:適宜大蒜鱗莖膨大的溫度為20~25℃,高于26℃大蒜進入休眠,日照時數低于13h新葉雖可繼續分化,但不能形成鱗盤上的側芽,所以大蒜栽種時必須因地、因種嚴格播期。
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利于大蒜的整體及個體生長。一般白皮蒜密度安排為行株距16cm×10cm,總產量高出對照25%以上,蒜頭大、蒜瓣肥。而紅皮蒜安排行株距為10cm×8cm。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獨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獨頭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