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五個部門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五個部門。簡稱為農、林、牧、副、漁。
種植業(農):在耕地上對農作物進行人工栽培而獲得產品的農業部門。
林業(林):對林木的培育、加工和采伐而獲得產品的農業部門。
牧業(牧):牧區通過對畜禽飼養而獲得產品的農業部門。
漁業(漁):在水域中對水生動植物的采集、捕撈和養殖而獲得產品的農業部門。
副業(副):對各農產品農民家庭手工初加工而獲得產品的農業部門;或從事本農業部門之外的其他農業活動也可以叫做副業。
擴展資料:
農業分布范圍十分遼闊。地球表面除兩極和沙漠外,幾乎都可用于農業生產。在近1.31億平方公里的實際陸地面積中,約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24%是草原和牧場,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內陸水域則是水產業生產的場所。
農業自然資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北美、歐洲和大洋洲的經濟發達國家為0.56公頃,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僅為0.22公頃,其中亞洲僅0.16公頃(1984年)。
森林以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積較大;草原面積則非洲居首位,亞洲其次;其中不同國家、地區之間也有很大差異。
當代世界農業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征是高度的商業化、資本化、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工廠化、知識化、社會化、國際化交織在一起,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農業勞動生產率、農產品商品率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農林牧副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