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株繁殖于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將蘆薈每株周圍分蘗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并切斷與母株連接的地下莖,即可定植。
芽插繁殖是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10cm的新芽,放在陰涼的地方,夏季4-5小時,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干,扦插在搭有蔭柵的苗床上。插后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將土適當施以廄肥或堆肥,耕細耙平,過濕過粘事的土壤不宜栽種,需肥量不大,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
擴展資料:生長習性
1、土壤:蘆薈以透水透氣性能好,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6.5—7.2。
2、光照:喜光,耐半陰,忌陽光直射和過度蔭蔽。
3、溫度:適宜生長環境溫度為20—30℃,夜間最佳溫度為14—17℃。低于10℃基本停止生長,低于0℃蘆薈葉肉受凍全部萎蔫死亡。
4、水份:蘆薈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離土的蘆薈能干放數月不死。蘆薈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澇。
5、生態環境:蘆薈的生態環境(空氣、水體、土壤等)不能受污染,注意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