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形態特征:
它們主要外部特征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亞洲象肩高3.7至4.1米。體重3至5噸,非洲象肩高4.3至4.5米體重5.5至8噸,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過2.7米,體重3.5噸。象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以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伸,鼻長幾乎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
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組成的,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物品,象鼻非常靈活自如,可以撿拾重達1噸的物體,也可以撿拾花生那樣小的食物。
中南亞的象屬或者非洲的非洲象屬中的一種,皮膚堅厚,無毛,長有一條長的柔韌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顎二門齒發展為長而彎的象牙。非洲象屬有巨大的扇形狀的耳朵。
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6個頰齒,自前向后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
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睪丸隱于腹腔內;雌象前腿后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600多天(22個月),一般單胎。非洲象,體型較大,耳大,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體形較小,體重較輕,耳小,鼻末端有1個指狀突起。
擴展資料:
大象的象征文化:
科特迪瓦:大象是科特迪瓦的象征。開始的“象牙海岸”只是南部地區的名稱,因為那里有很多大象和象牙,在1893年3月,法國殖民者將這個名稱正式推廣為國名。那時候,歐洲人乘船過來主要是獵取當時非常名貴的象牙,當然也很名貴。
在國家獨立之后,科特迪瓦依舊保留了這個名稱,并在國徽上使用了大象的圖案。2010年南非世界杯,科特迪瓦隊穿著以大象為暗紋和隊徽的球衣。
印度:在印度,大象是一種頗受敬畏的動物。大象越來越受歡迎,在各種節慶活動中都會出現大象的身影。但一旦老得不能工作,大象又往往遭到象主人的嫌棄。印度喀拉拉邦宣布在6月份開放印度首個“大象退休之家”,為工作了一輩子的大象提供一個安詳而無憂的晚年。
人們經常用大象來代表印度。比如中國與印度經濟上的競爭被稱作“龍象之爭”。而印度股市大漲是會被稱作“大象狂奔”。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