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養一對牡丹鸚鵡進行人工繁殖,可自制一個70厘米×60厘米×50厘米大小的繁殖籠,內放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開一直徑5厘米的圓形出入口,口下設一木臺,供鳥進出時蹬踏。
牡丹鸚鵡的飼料是稻谷、谷子、粟子、小米等,為增加飼料的營養成分,還要加喂10%的麻子或葵花籽、牡蠣粉、青菜和水果。
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并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外,始終堅持孵化。
擴展資料:
繁殖牡丹鸚鵡注意事項:
牡丹鸚鵡一次生3-5顆卵,但是頭幾個卵雌鳥是不會立刻孵化的,一定要注意,千萬別認為這是雌鳥棄卵,也不要隨便打開巢箱觀察,孵化時間是以最后一顆卵產出后孵化開始算起,在28天左右,以隔一天產一個卵算,實際孵化期要一個月多一些,而在后期雛鳥快出殼時,雌鳥的孵化又會顯得漫不經心,這可是要出殼的征兆。
繁殖期間要注意不要缺青菜,用黃瓜和油菜效果不錯,菠菜很容易失水干枯的,而且鳥也不太喜歡吃。
牡丹鸚鵡在孵化時最好不要驚動雌鳥,也不需要驗蛋,如果非要打開巢箱,也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那么很可能是導致雌鳥一夜不入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牡丹鸚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鳥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