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擴展資料
我國退耕還林的成效
2008年—2011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462億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各項建設任務進展良好,促進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林木保存率保持在較高水平;退耕農戶口糧自給能力進一步增強;退耕農戶收入快速增長;退耕農戶生活方式發生可喜變化;退耕農戶長遠生計有了基本保障。?
2002年12月6日國務院第66次常務會議通過《退耕還林條例》,標志著退耕還林從此步入了法制化管理軌道。這項浩大的生態工程在全國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580個縣全面啟動,預計到2010年時總投資將超過1000億元。工程完成后,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等地區75%的坡耕地和46%的沙化耕地將被林草覆蓋,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望得到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1999年—2008年,全國累計實施退耕還林任務4.03億畝,其中退耕地造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37億畝,封山育林0.27億畝。工程范圍涉及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200萬農戶、1.24億農民。
退耕還林工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投資最大、政策性最強、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重大生態工程,為我國在世界生態建設史上寫下絢爛的一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