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種。
區(qū)別一:外形
絲瓜,一年生攀援藤本;莖、枝粗糙,有棱溝,被微柔毛。卷須稍粗壯,被短柔毛,通常2-4歧。葉柄粗糙,具不明顯的溝,近無毛;葉片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綠色,粗糙,有疣點,下面淺綠色,有短柔毛,脈掌狀,具白色的短柔毛。
戶瓜,學名叫:蒲瓜。蒲瓜全株密生軟毛,具卷須,能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生長,葉互生,心形,細鋸齒緣,通常在傍晚開花,翌日早晨凋謝,花冠白色。莖蔓生,中空,上被白色茸毛,蔓長3~4米以上。卷須分叉。單葉互生,心臟形或腎臟形,淺裂,葉緣有尖齒,葉柄長,頂端具腺體兩枚,被茸毛。
區(qū)別二:生長環(huán)境
絲瓜在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廣泛栽培于世界溫帶、熱帶地區(qū)。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較短小。絲瓜屬喜溫、耐熱性作物,絲瓜生長發(fā)育的適宜溫度為20-30℃,絲瓜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28-30℃,30-35℃時發(fā)芽迅速。
蒲瓜是中國常見的一種瓜類蔬菜,屬葫蘆科,南瓜族,具有清心熱、潤心肺、除煩渴、利小腸、利水消腫、通淋散結等功效。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5~28度,15度以下或35度以上容易導致生育不良。
區(qū)別三:營養(yǎng)功效
絲瓜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膠、絲瓜苦味質、瓜氨酸等。
每100克含蛋白質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纖維0.3-0.5克,灰分0.5克,鈣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黃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壞血酸5-8毫克。
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絲瓜汁“美人水”之稱。
蒲瓜和葫蘆瓜對機體的生長發(fā)育和維持機體的生理功能均有一定的作用,但與其他蔬菜相比,其營養(yǎng)價值較低。不過它們都含有一種干攏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攏素,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發(fā)揮抗病毒和腫瘤和作用。因此,蒲瓜和葫蘆瓜一樣,宜于一般人食用。
擴展資料:
蒲瓜食療作用:
蒲瓜性平,味甘淡;入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止渴除煩,通淋散結的功效;主治水腫腹水,煩熱口渴,瘡毒,黃疸,淋病,癰腫等病癥。
蒲瓜可以做的美味菜肴有:番茄樹干蒲瓜湯、蒲瓜瘦肉海米鮮湯、家燒蒲瓜、蒲瓜絲餅等。
食用絲瓜的方法:
食用絲瓜時應去皮,可涼拌、炒食、燒食、做湯食或榨汁用以食療。絲瓜洗凈切片經開水焯后,拌以香油、醬油、醋等可做成涼拌絲瓜。絲瓜烹制時因絲瓜水汁豐富應現(xiàn)切現(xiàn)做,以免營養(yǎng)流失;另外,少用油,可采取勾稀芡的方式烹調,以保留香嫩爽口的特點。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絲瓜
百度百科-蒲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