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特別營養(yǎng),不如吃雞鴨魚肉。白頭翁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擴展資料:
白頭翁喜歡將巢筑在相思樹或榕樹上,在都市中常見以枯草或芒草穗筑碗形巢于陽臺花木、樹叢盆栽之中,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頭翁的繁殖期,這段期間,如果見到一只白頭翁單獨站在突出的枝頭或是樹頂上高聲鳴叫,過不了多久,另一只白頭翁飛過來。
兩只鳥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它們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對白頭翁會建立它們的領(lǐng)域,其范圍面積小,巢通常筑在離地面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上,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窩產(chǎn)3到4枚蛋,繁殖季節(jié)幾乎全以昆蟲為食。
幼鳥需要經(jīng)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jīng)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喂食,就可以出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