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弓鉆取火用強韌的樹枝或竹片綁上鞋帶、繩子或皮帶,做成一個弓子。在弓上纏一根干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塊硬木上迅速地旋轉。這樣會鉆出黑粉末,最后這些黑粉末冒煙而生出火花,點燃引火物。
2、藤條取火
找一根干的樹干,一頭劈開,并用東西將裂縫撐開,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長約兩尺的藤條穿在引火物后面,雙腳踩緊樹干,迅速地左右抽動藤條,使之摩擦發熱而將引火物點燃。
到了舊石器時代后期,人類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在德國杜塞爾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人遺址中已經發現了用敲擊燧石的方法進行人工取火的遺跡。
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已經掌握了通過敲擊和摩擦把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經驗知識,也掌握了通過燃燒利用燃料能源的方法。這樣,火就成為人類隨時可利用的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
由于人類終于掌握了駕御火的自由,進而才能燒制陶器、冶煉金屬。并且,正是由于火的利用,人類才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化學知識。人工取火的發明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擴展資料鐵片擊石的取火方法,須有三件東西配套使用才行。一是火鐮,實際上就是一塊鐵片,一般長8—12厘米,中寬3-4厘米,兩頭尖,成月牙形,刃為鈍刃,背面有棱作抓手;
二是火石,又稱燧石,多分布于石巖中,顏色有白、黑、灰、黃等。通常用一種白石頭,砸成鋒利的小塊作火石;
三是火絨,一般用艾絨,在西南地區有用“紙媒子”的,即用草紙搓成筒狀,用火點燃后,插在竹筒內,使其窒熄,在卷紙上形成一層紙炭。
將這三件東西放在用皮或布縫制的包袋中,稱為火石袋。用火時取出火絨或“紙媒”放在火石上,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右手拿火鐮撞擊火石數下,即可點燃,再用易燃物引火。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人工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