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28-30日才孵出雛鳥
孔雀屬包括2種,全長達2米以上,其中尾屏約1.5米,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頭頂翠綠,羽冠藍綠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別長,形成尾屏,鮮艷美麗;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鳥無尾屏,羽色暗褐而多雜斑。
棲息于森林的開闊地帶。雜食性。1雄配數雌。藍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蘭卡;綠孔雀分布于東南亞,中國僅見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數量稀少,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人工養殖的孔雀可食用。白化品種稱白孔雀,全身雪白。剛果孔雀1936年才被發現,體長70厘米,雄性體黑色,頭頂具白色簇羽,雌性綠色和棕色。分布于非洲熱帶地區。
擴展資料:
藍孔雀的繁殖期3-6月,綠孔雀的繁殖期為6-12月。營巢于灌叢中的地面凹坑上。此時雄鳥的羽毛特別綺麗。常見數只雄鳥追隨于雌鳥周圍,并把艷麗奪目的尾上覆羽(即尾屏)展開如扇狀,不斷抖動,并相互摩擦而發生“沙—沙”的音響。
雄鳥為爭雌還發生格斗。巢營于郁密的灌木叢、竹藪等的高草叢間。巢異常簡陋,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窩,并襯以雜草、枯枝、落葉、殘羽等。雌鳥每隔一日產一卵,多在黎明產下。卵每產4-8枚,一般為5-6枚。卵呈鈍卵圓形,殼厚而堅實,并微有光澤;呈乳白,棕或乳黃色,不具斑點。?
孵卵由雌鳥承擔,經28-30日才孵出雛鳥,雛鳥有隱蔽于雌鳥尾下的習性。生長緩慢,第一年的幼鳥與雌鳥略同,而雄性幼鳥的頸部則色彩較鮮艷。第二年的幼鳥與同性別的成鳥相似,但雄的不具尾屏,臉上裸露部呈藍色和黃色,第三年才被有成年的羽衣,此時雄性幼鳥具有完全成長的尾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