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選擇
一般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含腐殖質和有機質較高的砂質壤土,于秋冬將土深翻20~25cm,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kg、過磷酸鈣40kg作基肥,栽種前再淺耕細耙整平做畦,畦面寬120cm,畦溝寬30cm、溝深25cm;將砂壤土、腐殖土、牛糞(或其他農家肥)研細、曬干、過篩,按1∶1∶1混合均勻后作覆蓋土。
2、田間管理
2.1除草
移栽定植后2~3個月,在地下莖生長初期,選擇晴天上午或傍晚用小鋤輕輕中耕除草松土,中耕不宜過深,以免傷害地下莖。加強管理,發現雜草應及時人工拔除。
2.2遮陰
滇重樓喜蔭蔽、怕強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要采取遮陰措施。苗移栽后的透光度應控制在70%~80%。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陽網,沒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插樹枝遮陰或間套種玉米等高稈作物遮陰,但要注意密度和間套種方式,也可在果園和高大樹木之間套種滇重樓。
2.3培土
滇重樓通常有上面開花、下面塊莖就膨大的生長規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長最快。必須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畝用腐熟農家肥2000~3000kg、普鈣20~30kg追于根部后結合清溝大培土,培土必須松散,保持墑面、溝底無積水。
2.4施肥
每年都要堅持施基肥,11月倒苗后,把堆肥和山基土打碎過粗篩,每平方米施4kg,直接覆蓋在土表,既可作肥料,在冬季又有保墑作用;種子出苗后的1~2年僅為單葉,到第三年可有50%以上的幼苗長出4~5葉,若底肥較足,可不追肥或少量追肥。
到第3年滇重樓需肥量很大,尤其是對氮肥和磷肥的吸收量較高,7月下旬每平方米施復合肥40g或農家肥3kg,隨著苗齡的增大應適當增加施肥量和施肥次數;在此期間可配合施用葉面肥,葉面肥一般為復合肥;期間還需施微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以對水澆灌為主。
擴展資料:
科學播種管理
當有30%的種子露白后將種子拿出播種,播種可以采用撒播點播。一般情況下定植密度維持4cm×4cm,播種深度控制在2cm。播種完畢后,在上方覆蓋一層腐熟的樹葉,然后灌溉透水。播種后要結合苗床濕度,適當灌溉,保持苗床濕潤,發現雜草及時去除。當種子生長出胚根后,灌溉后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5%的多菌靈溶液。
重樓出苗后要做好遮蔭處理工作,并要嚴格控制好灌溉量,一般間隔半個月灌溉1次,發現苗床中存在雜草,及時拔除。在整個苗期用豬糞水每年灌溉2-3次,一般培育3年左右就可以移栽了,在整個培育過程中可以適當減少覆蓋物,以增加光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重樓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