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壽命90多天。
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體,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內,但逐漸溶解,約于24小時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90多天后)產下的卵尚可受精。在自然條件下雄蚊交配后約7~10天死亡,但在實驗室可活到1至2個月。雌蚊一般可活1至2個月,在實驗室曾活到四個月。
拓展資料蚊子習性:
1、孳生習性:
蚊蟲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質的水質和積水類型孳生不同種類的蚊蟲。
2、吸血習性:
蚊子嗜血,其對血液的執著從未改變,不死不休。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開始吸血,溫度、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氣溫在10℃以上時開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因此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3、棲息習性:
掌握蚊的棲息習性是制定滅蚊措施的依據。
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須尋找地方棲息,一般講蚊喜歡在隱蔽、陰暗和通風不良的地方棲息,如屋內多在床下、柜后、門后,墻縫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叢、山洞、地窖、橋洞、石縫等處。
據吸血后棲息習性不同把蚊分為以下三種:家棲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棲型:如中華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后有些在室內,有些到室外棲息。野棲型:如大劣按蚊、白紋伊蚊等吸血后要飛到室外消化胃內的血液。
4、過冬
一般蚊子每年4月開始出現,至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秋天氣候變冷溫度降到10℃以下時,蚊子就會停止繁殖,大量死亡,有極少的蚊子會存活,它們在墻縫等可以避風避寒的地方,比如躲藏在室內較溫暖、且較隱蔽處,如衣柜背后等。但會躲開較熱的地方,如暖氣等。這樣既可以躲過嚴冬,又可以降低新陳代謝速度,避免饑餓而死。有點兒像冬眠。
在室外,蚊子一般躲藏在暖氣管道內等較溫暖處,第二年出現的蚊子更多的是卵孵化出來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蚊子(吸食類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