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換水還是養魚的必要管理環節。??
換水的量應如何掌握???
首先明確一點,全缸換水只有在給魚治病才可能進行,在平時的管理中,應盡量避免全缸換水。因為,魚已經適應了缸中的水質,全缸換水會使水質突然改變,令魚難以適應,養好的老水環境也會因此受到破壞。許多新手的魚養不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再說,全缸換水也浪費時間和水資源。?
那么怎樣控制換水量呢?應根據所養殖的魚的品種、密度和過濾條件等因素區別對待。對于裸缸,最好結合換水每天用虹吸管將缸底污物吸出,并添加適量新水。對于水草缸可1星期換水1-2次,使用專用吸水管也可吸出部分砂中污物,每星期的換水量掌握在總水量的1/5-1/2左右。對于不同的水質情況、不同的魚種,換水次數、換水量也應有所區別。如魚密度大、容積小、水質易混濁的裸缸,可能需要晝夜過濾、天天換較多水。又如斗魚活動量小,喜歡老水,就應減少換水次數和換水量。具體的換水量和換水次數往往需要在對一個魚缸的較長時間的管理中才能摸索出經驗。??
對于草缸來說,每次的換水量不應多于1/3,而裸缸則應更少。如果你覺得所管理的魚缸每星期需要換1/2的水,那么你至少要分作兩次來換。總的原則是,次數可多,水量宜少。使水質穩定在一個適宜所養魚種的狀態即是我們的最終追求。??
換什么樣的水???
水有什么要求呢?當然最基本的是適宜養魚的水。自來水應經過晾曬或除氯。如果你養的魚對水質要求較高,硬度過高的水可以用摻白開水的方法降低硬度;酸堿度如果不合適可以用PH調高劑、PH調低劑調整至所需PH值環境。??
加鹽的魚的換水,換水時應按換水量計算出用鹽量,放入添加的水中溶解后,再加入缸中。應注意,由于蒸發的緣故,從缸中吸出的水量往往略少于添加的水量。若長期按所加水量計算鹽的用量,可能導致缸內鹽度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