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96696152.jpg)
不可以,繞口令正常人說都不容易,口吃的人越說不好心里壓力越大 就越口吃。 如何改善口吃的治療方法: 一, 言語的再學習. 口吃病是由于患者對口吃的錯誤認識和錯誤態度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 也就是在患者的錯誤心理作用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 所以口吃病的治療應以心理因素為治療對象. 本 但是, 患者多年來與口吃現象進行不講策略的斗爭, 漸漸地養成了一種很壞的說話方式, 說起話來又急又快, 又猛又重. 這種說話方式與口吃現象形成惡性循環, 發言意欲越急越容易導致口吃現象, 口吃現象越多說話的努力性也加強, 越是努力地說話, 口吃現象也就越重. 這一惡性循環勢必更易導致患者的心理偏常和復雜, 這種偏常和復雜的心理因素與口吃現象又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實踐證明: 通過言語訓練,改變患者的不良說話方式,建立新的良好的說話方式,是口吃病矯治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環.所謂的言語的再學習, 即兩種不同言語習慣的斗爭, 是以從容不迫的, 相對輕柔緩慢的說話方式取代急、 快、猛、 重的說話方式。言語的再學習, 需以一定的發音技巧,進行言語訓練來完成。 這一技巧我們稱之為“發音法”。 發音法是改變口吃現象的強有力的武器,它的作用之大,常被人們驚嘆為“奇跡”。 發音法不但能抑制急快猛重的說話方式,而且能恢復患者業已失去的言語節律,養成良好的從容不迫的說話方式,同時也能大大減少口吃現象。在我們口吃病矯治班里因有專人指導, 又有集體的互相監督, 而自我矯治因為缺少這樣的有利條件,困難可能多一些,不過, 我們為你提供了有聲講義錄音磁帶,若能領會發音法的要領,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希望能認真聽錄音,熟讀講義, 反復體會, 細細琢磨刻苦練習, 并且要堅持練, 一鼓作氣地練, 決不可練練停停, 停停練練, 防止出現疲塌狀態。 二. 發音法 (一) 速度要從容緩慢。 說話慢一些可以不口吃或減少口吃, 這是大家一致公認的。 目前世界各國都是用慢來矯治口吃, 口吃患者也有親身體會。有的患者可能要問, “慢”誰還不知道, 我們的父母,老師和同志們都曾告訴過我們說話要慢一些。是的, 你們的父母, 老師和同志們告訴你的并沒有錯,假使你聽了他們的話, 你現在或許就不是一個口吃病患者了。口吃病患者明知道說話慢一些的好處,可就是慢不下來, 剛慢了一二句,就急起來了, 所以必須進行言語訓練。 通過訓練學會并掌握好從容不迫緩慢的說話。 要慢到什么程度呢?“矯枉過正”。 患口吃病的人們說起話來實在是太快了, 因而,必須用"太慢"來改造"太快"。所以我們認為開始練習發音法時越慢越好, 越慢越安全, 慢到自己討厭自己才好。你一定會吃驚的問, 說話太慢了豈不脫離了現實生活? 不會, 決不會的。口吃的人由于急躁的性格, 以及多年來養成說話急快的習慣, 一張口就向快的方面猛沖, 第一個字還沒出口, 第二個, 第三個就"爭先恐后"地向外沖, (像只能通過一個人的門, 幾個人一塊向外擠, 非卡住不可) 因此, 比過去稍微慢一點就會覺得被束縛得忍受不住。 再加上周圍人們說話快的影響以及怕別人聽出來不耐煩等多余顧慮, 你不管多么努力迫使自己慢, 也不可能慢到脫離實際。訓練自己, 控制自己,大膽地放慢速度說話吧。 (二) 要輕柔地說話. 口吃病患者要恢復言語的正常, 往往要通過一個相當階段的輕柔的說話過程. 觀察一下口吃病患者發生口吃時的發音, 因用力過大, 多是粗重的, 心情一混亂, 使音調變的更加強硬, 這與患者努力說話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說話猛重強硬, 像炸彈爆炸似地向外迸發. 這種說話的方式不僅易導致口吃, 還會引起聽話人的反感. 所以口吃病患者常常被人誤認為態度惡劣, 脾氣不好, 一說話就像吵架. 溫柔的說話語調不僅可以減少口吃現象, 也可以給聽者一種好感. 聽了廣播員的說話, 我們就會感到悅耳,舒服, 就是因為他們說話的語調平穩, 從容,柔和的緣故。 大部分患者重視"慢"而忽視"柔和", 實際上, 輕柔的重要性決不亞于慢. 一定要清除不必要的大聲, 聲音太大, 發音受到抵抗, 就容易失去平衡而口吃, 因此, 應學會并掌握好輕柔的語調. 說話時不要太用力, 不要超過正常人所用的力氣, 更不要用廢力. 要輕柔溫和地說話, 好像這些言詞是嬌嫩易碎的東西, 好像在搬運軍火彈藥, 要輕拿輕放, 不能碰碰撞撞一樣, 輕柔和緩慢是一個整體, 輕柔的言語才具有平靜, 緩慢了才能使言語變得柔和。 (三) 要有節奏感 唱歌之所以不口吃, 除了心理狀態安定外, 節奏是它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如唱戲, 道白, 誦經, 快板等凡有一定節奏的東西都不易發生口吃. 不僅是說話, 不管作什么, 有了節奏就有輕松感, 行軍時隨著歌聲的旋律走起路來, 士兵們就會邁出輕快的步伐。 言語活動是以一定的節律進行的, 在一定的節律下進行著活動與安靜地有規律的交替, 而口吃患者的言語格調卻存在著一定的偏亂. 借助于節奏性的發音法, 可以促進業已喪失的言語節律性的恢復, 并可以把動力定型改造到所希望的方向. 有了節奏, 才有意識地真正解放, 在輕松的狀態下, 你才有不口吃的安全感.口吃病患者應該訓練自己養成有節奏的說話習慣, 所謂有節奏, 并不是像唱歌那樣打著拍子說話, 而是要掌握合情合理的出于自然的并且是富于感情的抑揚頓挫. 節奏意識包括感覺自由, 這樣就能達到說話流利. 全部注意力應當貫注在發音法的節奏上, 這樣你就能從發音法旋律的音響中解放出來。 (四) 誘導 發音法的節奏是依靠誘導表現出來的. 一句話里每個單語的第一個字都要緩慢地, 輕輕地誘導著發出來. 所謂誘導就是第一個字不要過急過重地一下子猛沖出來, 而是要從輕到重,輕柔, 從容不迫地逐漸加響地發出來, 發到應有的高度后, 立即從容地向第二個字輕松地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