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溶劑中所溶解的溶質已達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質,有晶體析出時即代表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該溶質,即飽和溶液。
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式:
1、有固體剩余物;
2、取一定量溶質加入該溶液攪拌后不再溶解。
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大于在這個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含量的溶液(即超過了正常的溶解度)為過飽和溶液。溶液中必須沒有固態溶質存在才能產生過飽和溶液。
擴展資料: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
1、增加溶質至溶質有剩余;
2、蒸發溶劑(最好為恒溫蒸發,要看到有晶體析出);
3、降低溶劑溫度至有晶體析出。
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1、升高溶液溫度(此轉化條件僅適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固體物質);
2、增加溶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飽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