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補辦。
辦理程序
1、對丟失損毀職工檔案負有責任的單位,向所在市或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補辦認定申請報告,申請報告內容包括:職工履歷、丟失損毀的原因、補辦依據(有效材料)及應承擔的相應任?! ?/p>
2、申請單位依據勞動保障部門提供的建立檔案目標,負責組織收集補辦人認定應提供的有關憑證、證明材料,并提供申請補辦認定檔案職工的戶口及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公安部門出具的本人戶籍底案和個人補建檔案的履歷自述材料。
3、申請單位攜同職工本人到所在市或者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補辦認定材料。
4、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申請單位提交的補辦認定材料進行初審。
5、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初審后認為提供材料不充分的,向申請單位出具《補正材料通知單》,由申請單位繼續收集補充材料。
6、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初審合格的申請單位出具《受理通知書》。
7、申報單位收到《受理通知書》后,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托,在申請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七個工作日。
8、經公示無異議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補辦認定手續。
擴展資料
檔案存檔方式
國家對于畢業后尚未就業的大學生的檔案,一般采取三種管理辦法:
一、是把檔案轉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級市的人社局下屬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并由個人去辦理托管手續。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在生源地范圍內就業的畢業生和暫時不想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在生源地就業后辦理手續簡單方便,而缺點是兩年內如離開生源地就業,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
二、是把檔案留在學校,待落實工作單位后,將戶籍和檔案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申請檔案留校超過兩年仍未落實工作的,學校將其檔案和戶口遷回生源地,學校不再為其發放就業報到證。
這種方式適合有就業愿望但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學校誠信度較高,代為保管戶口關系和檔案不收取額外費用,其缺點是畢業生檔案留校只是延長了擇業期,與學校沒有人事隸屬關系,涉及人事關系的證明都不能出具。
三、是把檔案轉至就業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考研、創業、靈活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易于畢業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缺點是如果畢業生與指導中心交流相對少,則容易造成信息不暢。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人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