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乙醇是一種廣泛用于禽類促生長和抗菌的新型藥物。
危害:不合理用藥會導致中毒,易受涼,口渴、食欲銳減或廢絕,蹲伏不動,或行走搖擺。幼禽畏寒、扎堆、聚集于熱源旁。
雞冠和肉髯變暗紅或黑紫色。糞便稀薄,為黃白色。雙翅下垂。有的表現神經興奮,呼吸急促,亂竄急跑等癥狀。一般中毒后1~3天死亡,病程長的達7~10天。死前有的拍翅掙扎,尖叫,角弓反張。慢性病鴨有上喙皺縮畸形。
擴展資料
研究表明,大劑量喹乙醇對動物可產生毒性作用,并且,喹乙醇在體內具有蓄積性,在動物體內蓄積到一定程度時會對動物或人產生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作用”。
歐洲和美國已禁止喹乙醇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不同物種對喹乙醇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禽類和魚類較為敏感,產生的毒性作用較強。早在2009年,就有給魚類喂飼含喹乙醇的飼料,造成魚體大量死亡的事件發生。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喹乙醇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