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要先和過量的濃氨水反應,然后再氧化。CoCl? + 6NH?·H?O = [Co(NH?)?]Cl? + 6H?O
2[Co(NH?)?]Cl? + H?O? + 2HCl = 2[Co(NH?)?]Cl? + 2H?O
氯化鈷晶體在室溫下穩定,遇熱失去結晶水變成藍色,在潮濕空氣中又變為紅色。其水溶液加熱或加濃鹽酸、氯化物或有機溶劑變為藍色。
在30~45℃結晶,開始風化并濁化,在45~50℃加熱4h變成四水合物,加熱至110℃時變成無水物。具有極弱的毒性。要注意的是,鈷沒有放射性,只有醫用的鈷-60才具有放射性。
擴展資料:
用氯化亞砜與六水氯化鈷作用。將20g研細的CoCl?·6H?O放入一只圓底燒瓶中,在室溫下加入50mL新蒸餾過的氯化亞砜,立即有SO?和HCl放出。
等發泡停息后,在燒瓶上安裝一支回流冷凝管,將此混合物回流1~2h,然后將回流管進行改裝使之成為蒸餾裝置,并在減壓下吹入干燥的氮氣將多余的氯化亞砜蒸餾出來。
將裝有產品的燒瓶立即移入一只裝有氫氧化鉀的真空干燥器中,使之在其中儲存至少12h,以除去殘余的氯化亞砜。最后在一干燥的操作箱中將產品轉移到合適的容器中熔封起來就得到成品無水氯化鈷,應為藍色的粉末狀固體。
滴定在酸性溶液中進行,反應時錳的氧化數由+7變到+2。開始時反應速度慢,滴入的KMnO?溶液褪色緩慢,待Mn2+生成后,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應速度。
生物化學中,也常利用此法間接測定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在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O?,由于過氧化氫酶能使過氧化氫分解,作用完后,在酸性條件下用標準KMnO?溶液滴定剩余的H?O?,就可以了解酶的活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過氧化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氯化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