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階段社會壓力調查報告怎么寫?
不同年齡階段社會壓力調查報告怎么寫?
中國社會不同職業群體壓力源報告(1)2006-08-0808:02:21 新周刊【評論】【中華網BBS】【進入聊天室】【大中小】 各群體壓力源報告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正面臨空前壓力。哪些新的壓力還在與時俱進地出現?個體自身的身心健康與感受到的壓力大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文/張建新陳龍史占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承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的子課題“社會轉型期不同職業群體主要社會應激源與心理健康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發現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的壓力狀況。2000年8月份,課題組趕赴某國營大型礦業集團公司,對井下工人、社區人員、下崗員工、一般職員、教師、醫生、高層領導、中層領導等十余種不同職業人群進行了46場座談會和大量個別訪談后,獲得參與者反饋調查問卷14
導讀中國社會不同職業群體壓力源報告(1)2006-08-0808:02:21 新周刊【評論】【中華網BBS】【進入聊天室】【大中小】 各群體壓力源報告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正面臨空前壓力。哪些新的壓力還在與時俱進地出現?個體自身的身心健康與感受到的壓力大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文/張建新陳龍史占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承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的子課題“社會轉型期不同職業群體主要社會應激源與心理健康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發現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的壓力狀況。2000年8月份,課題組趕赴某國營大型礦業集團公司,對井下工人、社區人員、下崗員工、一般職員、教師、醫生、高層領導、中層領導等十余種不同職業人群進行了46場座談會和大量個別訪談后,獲得參與者反饋調查問卷14
中國社會不同職業群體壓力源報告(1) 2006-08-08 08:02:21 新周刊 【評論】【中華網BBS】【進入聊天室】【大 中 小】 各群體壓力源報告 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正面臨空前壓力。哪些新的壓力還在與時俱進地出現?個體自身的身心健康與感受到的壓力大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文/張建新 陳龍 史占彪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2000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承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的子課題“社會轉型期不同職業群體主要社會應激源與心理健康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發現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的壓力狀況。2000年8月份,課題組趕赴某國營大型礦業集團公司,對井下工人、社區人員、下崗員工、一般職員、教師、醫生、高層領導、中層領導等十余種不同職業人群進行了46場座談會和大量個別訪談后,獲得參與者反饋調查問卷1408份,累計8545種壓力。經過對數據統計處理,結合訪談和測評的內容,課題組最終將這8000余項壓力總結歸納為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10個方面89種引起壓力的事件,涉及社會環境、工作壓力、個人成就、經濟收入、人際關系、社會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個人生活。2001年開始,這10種因素89項壓力源在全國不同省市繼續進行檢驗。4年時間,調查人群已經涉及企業員工、醫療衛生人員、教育工作者、農民、公務員等十幾個職業群體共7999人。 藍領和白領:經濟壓力并不總是第一位的 在各類工人九類壓力源排序中,礦工把職業發展排在首位,然后是住房問題、工作特征。國企職工的排列是工作特征、社會環境和職業發展,而住房問題排在三甲之后。火車司機則將社會環境排列第一,然后是工作特征和職業發展。 如果將工人、農民、農民工簡單歸類為藍領,將教師、醫生、機關工作者等歸為白領,則可以看到白領和藍領人群對壓力源的排序是不同的。教師跟工人的排序正好顛倒過來,他們認為教學條件是最為主要的壓力源。現在的老師多少都有倦怠感,覺得從事這個職業非常辛苦,沒有什么前景,整天重復同樣的工作,沒有創造性。學生也越來越不好帶,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已經開始談戀愛了,中學生則更不得了,老師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正面教育也無法溝通。老師的倦怠感非常嚴重。許多老師本身又是孩子家長,他們帶著情緒回到家里面對自己孩子時,情緒表達有時會非常負面,所以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藍領工人則把經濟收入放在壓力源的首位,第二、第三位的壓力源則是社會環境安全感缺乏和住房條件較差等。一個國營企業就像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小社會,在崗職工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對壓力源的排序基本相同,仔細分析后還可以看到,下崗待業人員和勞動教養人員的壓力源排序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他們大多將經濟壓力放在第一位。這也就是說,有工作崗位和沒有工作崗位的人,在感受生活、認識生活時是不一樣的。 有位國營企業工人,收入倒算穩定,但妻子下崗以后,家庭就變得困難,孩子正在上大學,每年學費和每月花費,都讓這位硬漢子一籌莫展,妻子因為經常生病下崗,家庭的壓力就更大,雖然妻子看病有醫保,但自己的支出日積月累也是不小數字,近兩年身體狀況還在每況愈下。眼看兒子將要畢業,同班同學都有了著落,而自己的孩子還在吊著,一般的工作孩子不愿去,好工作自己又沒門路。在一次心理健康講座的討論中,這位硬漢子流下一腔熱淚。自己既沒有學歷,也沒有職稱,能有個穩定工作也就罷了,但自己年齡越來越大,孩子又頂不上,實在讓人心焦。他說,目前最大壓力就是經濟壓力。 農民和農民工:更需要平等和基本安全感 對照城市居民和農民、農民工對壓力源的排序,可以看到兩種排序完全不存在一致性。雖然城市社區居民中包括有下崗職工、殘疾人員、退休職工等所謂城市弱勢群體,但城市里的弱勢群體跟出生在農村、生活在農村,或者到城里打工的農民相比較,所面對的生活壓力還是不同的。對社區的居民來講,他們更多地關注自己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還有一點精神上的追求,需要有多一點點的個人發展空間。而對于農民工來說,他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遠離了自己所熟悉的環境,整天感受到他人的白眼和歧視,內心的人際壓力和內部沖突非常強烈。他們更需要人與人的平等和基本的安全感。 農民則更多地把與當地村干部的關系和沖突排在壓力源的首位。雖然土地承包了,但是各種各樣的收費、集資攤派等等,都由鄉村干部直接向農民收取,如果鄉村干部自己假公濟私、只唯上不唯下、不與農民謀福利,那么農民與他們之間的沖突就會相當強烈。 有位來自西部農村的女士,因為不滿足于當地的窮苦生活,初中畢業后來到北京打工,認識了一位餐館老板,盡管年齡大她20歲,但是老板的熱情和真誠,卻讓這位農民女工備感親切,感受到了家庭般溫暖,不顧家人反對,就與這位離異的老板結了婚。生活十年之后,女工依然像以前一樣勤勞,承擔了許多家務和餐館業務,由于老板的管理方式老套,逐漸不得不把餐館讓位于老板娘來打理。老板退居二線后,老板娘大展宏圖。但不久以后,因為公司業務拓展,老板娘與老板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情分越來越薄。有很多男性向老板娘拋出橄欖枝,但她卻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老板這邊也逐漸擔心起來,變得多心。老板娘白天應酬業務,晚上還得細心應付丈夫。老板娘雖然心中感恩,卻也滋味復雜,長期以往,情緒壓抑,漸感郁悶。農民要融入這個城市需要付出很多代價,城鄉差異和年齡差異讓這位女士傷透了腦筋。 學生群體:學業壓力始終是第一位 中學生的應激事件壓力源分為三類,第一類壓力源的排序為學習壓力、異性交往、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其中學習壓力位于首位,第二位是異性交往的壓力,特別是在中學里,異性交往是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壓力源。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社會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生活事件,如貧富差距、官員腐敗事件等,也都被中學生認為是影響他們行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壓力源。在北京一所很好的中學,有很多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好,他們的錢包里平常就帶有上千元,買東西和吃東西都很隨便。這當然對于那些經濟狀況并不富裕的老百姓家的孩子會產生很大影響。 從年級角度看,中學所有六個年級的學生,始終都將學習壓力源放于第一位,而異性交往壓力到初三時開始變得明顯起來,成為第三四位的壓力源,到了高中年級時,已經處于第二三位的重要壓力源了。 有一位初二女生,因為睡眠障礙和注意力不集中來尋求幫助。她說上初中以后,突出印象就是作業特別多。用她的話說,同學之間根本沒有時間聊天,自己住校,和父母平常交流少,周末回到家,怕惹父母不高興,凈挑好人好事向父母匯報,長此以往,父母實際上對孩子根本不知情。五一長假時,父母心疼孩子,想帶孩子出去散散心,只能硬著頭皮幫孩子做一天作業,才給孩子換個喘息的機會。在校期間,孩子覺得實在苦悶,想對宿舍好友談談心事,但由于她成績很好,好像她把老師同學熱情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室友都對她敬而遠之。沒辦法只能和男孩交朋友,慢慢對班長男生有了好感,本來就招人嫉妒,這又惹了風波,老師也對她改了看法,因此常常神情緊張。其根本因素還在于學習壓力太大,因為老師家長無形的加壓,形成一種緊張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孩子們自然要尋找情感釋放,男女由好感發展至戀情也就成了必然。但由于年齡、時機都不成熟,不免會有顧慮擔心,后來就形成了復雜沖突的心靈困境,讓孩子們無所適從。當然這還只是“優等生”的困惑,對于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壓力估計只會更強。 科研人員群體:工作和生活沖突非常嚴重 我國科研人員的壓力源大致歸為五類,即“工作與生活相沖突的壓力源”、“工作直接相關壓力源”、“個人經濟收支壓力源”、“子女教養及家庭生活周期壓力源”、“人際關系矛盾壓力源”等。工作與生活沖突對科研人員來說非常嚴重,他們經常長時間工作,工作對于一些人來說已變得非常單調,似乎只有工作,沒有了個人生活。他們內心還是渴望有更多的娛樂休閑和家庭生活。因為他們工作壓力太大,難以找到更多的娛樂休閑時間,所以這種沖突給許多科研人員造成了心理困惑。為完成任務超時工作,承擔責任重大的科研項目,承擔過多科研任務,缺少休閑娛樂、缺乏體育鍛煉,作息時間不規律,工作中與科研無關的應酬過多,科研工作與家庭生活相沖突,過度吸煙、酗酒。而且,大多40歲以上的科研人員,他們的子女也都到了要考慮小升初、初升高(中考)或者高考的年齡階段,子女教育的壓力開始突出起來,也對科研人員造成了很多困擾。 有位四十左右的副教授,在一個大學工作。由于先是在基層工作,然后進入高等院校,好不容易留在京城工作,剛剛穩定下來,馬上就體驗到了壓力,在這個年齡階段,同事很多已經是教授了,而且著作等身了。為了寫篇有影響的論文,他幾乎用上了所有業余時間,明明知道鍛煉娛樂很重要,但根本沒有時間。還要孩子接送,課程教學,研究生論文指導,科研經費申請,同時擔任系副主任,還有許多會議要開,根本沒時間去參加學校所組織的任何消遣娛樂活動。茶慢慢濃起來了,煙霧也逐漸彌漫起來,為的是晚上妻兒安睡之時,他還能保持一份清醒。長期保持每天工作時間12、13小時以上,本來還算健壯的他,慢慢頭頂禿了,肚子鼓了,誰見他都直言“你有點老了”。 另有一位35歲的年輕研究員,剛從國外學成歸來,目前已經是“百人計劃”重量級科學家了,算是科研界的“貴族”與“驕子”。經費倒是充足,機會也很多,但他也能意識到,國家的科研經費不是白拿的,到時間得出活。好在他善于安排,善于開發資源,頗有開放意識。課題組專門有秘書組織安排各種行政事務,科研工作基本保證每周6天,研究生的數量也控制在3-5人之內,周日絕不會客做學問,而是外出購物游玩或是打球鍛煉。家庭生活中,孩子還小,家里雇個親戚來做保姆。對于目前的工作壓力,他說因為年輕和細致安排,基本還能承受,但是15年、20年以后,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就很難說了。
不同年齡階段社會壓力調查報告怎么寫?
中國社會不同職業群體壓力源報告(1)2006-08-0808:02:21 新周刊【評論】【中華網BBS】【進入聊天室】【大中小】 各群體壓力源報告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正面臨空前壓力。哪些新的壓力還在與時俱進地出現?個體自身的身心健康與感受到的壓力大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文/張建新陳龍史占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承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的子課題“社會轉型期不同職業群體主要社會應激源與心理健康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發現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的壓力狀況。2000年8月份,課題組趕赴某國營大型礦業集團公司,對井下工人、社區人員、下崗員工、一般職員、教師、醫生、高層領導、中層領導等十余種不同職業人群進行了46場座談會和大量個別訪談后,獲得參與者反饋調查問卷14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