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身份證號碼最后一位X的意思其實是10,只不過用羅馬數字代替了而已,如果不用羅馬數字代替的話,那么這部分人身份證號將會變成19位數了。其中身份證號碼中的X是作為尾號的校驗碼,是由號碼編制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
我國自1999年實施公民身份號碼制度以來,許多公民身份號碼末位為X的公民,由于不明白X的含義,要求給予更換,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
擴展資料:
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征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身份證編碼的標準如下:
1、前1、2位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碼;
2、第3、4位數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碼;
3、第5、6位數字表示:所在區縣的代碼;
4、第7~14位數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數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碼;
6、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
7、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也有的說是個人信息碼,一般是隨計算機的隨機產生,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校檢碼可以是0~9的數字或羅馬數字X表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居民身份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