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
“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
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鄧小平南巡講話后,中國經濟開始起飛,與同期中國總體經濟的發展相比,第一產業的發展程度遠不及第二、第三產業發展。農民認為種田沒有足夠的收入,因而農村地區開始出現農民進城打工的現象。
但城市并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提供,從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內而沒有工作的農民工群體。隨之而來的就是農村地區生產積極性下降,農業投入開始減少。
引發更多的農民進城“找工作”,形成惡性循環。由于農業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而農村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3/4,他們的總體生活情況是中國總體生活情況的最主要體現。
擴展資料:
三農衍生影響
第一、政策問題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鎮和鄉村的發展差異使貧富懸殊差距擴大。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亦同時加劇了土地兼并問題,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農民轉化成流動人口到城鎮謀生,從而將問題亦帶到城鎮。在惡性循環下,三農問題不斷擴大成為全國性的社會現象。
第二、醫療問題
缺錢是農民的主要問題,但由于近代偏向于發展西方昂貴的西醫而疏忽了農民幾千年來都依賴的廉價的傳統中醫的發展,致醫藥昂貴,使農民因病致貧。
三農問題是社會熱點問題。在網上鍵入“三農問題”搜索,有簡體中文網站和網頁17000項,三農問題研究已十分深入。筆者認為:中國農村地域廣,東西跨越5個時區。
南北氣候迥異,各地資源稟賦差別大,東、中、西部經濟條件懸殊,不可能有一套適合全國各地農村的最優方案,靠一個“一號文件”解決農村所有問題。這里,筆者提供兩條基本思路,一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思路;二是農村地區的一攬子改革思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