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基回彈模量的確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剛性承載板法;貝克曼梁法;換算法;查表法;室內試驗測定法;路表彎沉盆模量反算法。這些方法除查表法以外,其它方法都需要進行試驗測定,并綜合考慮含水量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過程較為復雜。
所以,在設計中普遍采用考慮公路自然區劃、路基土質類型、平均稠度等參數的查表法。
擴展資料
土基回彈模量表示土基在彈性變形階段內,在垂直荷載作用下,抵抗豎向變形的能力。因此,路面設計中采用回彈模量作為土基抗壓強度的指標。如果垂直荷載為定值,土基回彈模量值愈大則產生的垂直位移就愈小;如果豎向位移是定值,回彈模量值愈大,則土基承受外荷載作用的能力就愈大。
路基土回彈模量主要受其應力狀況、物理狀況(含水量與壓實度)和材料性質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應力狀況而言,國內外的有關研究表明,應力狀況中加載頻率和持續時間對路基土的回彈性狀沒有或僅有很小影響;
對粒狀材料來講 ,只要作用應力保持在不產生較大永久變形的低水平時,回彈特性對應力歷史基本上不敏感;重復應力作用次數對路基土回彈模量的影響大致可以忽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土基回彈模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回彈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