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建議中最主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親賢臣,遠小人”這是關(guān)系到國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項建議的核心。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后主劉禪提了三條建議,都是治國之大計,這三條依次是:廣開言路(開張圣聽)、嚴明賞罰(賞罰分明)、親賢遠佞。
1、應(yīng)該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以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的美德。
2、宮禁中的侍衛(wèi)、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個整體,賞罰褒貶,不應(yīng)有所不同。
3、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所以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擴展資料:
《出師表》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復(fù)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圣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fù)漢室”的大業(yè),表現(xiàn)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品格。
上半部分,分析當時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勢,闡述開張圣聽、內(nèi)外同法、親信賢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勵精圖治,迅速改變龜縮于西南一隅的被動局面;下半部分,回顧自己的一生經(jīng)歷,緬懷先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務(wù)求成功的雄心壯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