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12個地級市。
12地級市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襄陽市、荊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荊門市、鄂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
擴展資料
武漢市
長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會,總面積8494平方千米。被譽為“百湖之市”,擁有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武漢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之地,也是國內科教名城,高校數量居全國第三。?
黃石市
位于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轄1市1縣4個城區。是中部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和長江港口城市,被譽為“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鄉”、“服裝新市”、“勁酒之都”。?
十堰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處秦巴山區東部、漢江中上游地區,大巴山東段逶迤于南,秦嶺余脈屏障其北,漢江自西向東穿越全境,總面積23680平方千米。
宜昌市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匯地,以“三峽門戶”、“川鄂咽喉”著稱。轄5縣3市5區,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發展的重要地望,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于古宜昌。
襄陽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自古分為漢水(沔水)南北兩岸的襄陽及樊城二城,隔漢江相望,二城在歷史上都曾經是軍事與商業重鎮。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
鄂州市
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西鄰武漢,東接黃石,北望黃岡??偯娣e1594平方千米。境內鐵礦石探明儲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潤土、珍珠巖等31種非金屬礦探明儲量居湖北省之首。
荊門市
位于湖北省中部,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陜,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轄2縣、1市、2區,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范市、國家生態示范區試點城市等稱號。?
孝感市
位于湖北省東北部,因東漢孝子董永而得名,轄7個縣市區,總面積8910平方千米。是孝文化之鄉和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枕溫衾、孟宗哭竹生筍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發生在這里;有共和國開國將軍50名,是劉華清、徐海東、劉震、聶鳳智等將軍的故鄉。
荊州市
地處長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總面積1.41萬平方千米,下轄8個縣市區。先后被確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全國大遺址保護示范區、國家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重要港口城市。
黃岡市
地處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轄7縣、2市,1區,總面積1.74萬平方千米。黃岡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升,明代醫圣李時珍,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愛國詩人學者聞一多,國學大師黃侃,哲學家熊十力,文學評論家胡風,《資本論》中譯者王亞南等一大批科學文化巨匠。
咸寧市
東臨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倚武漢,轄4縣1市1區,總面積9861平方千米。榮膺中國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苧麻之鄉、茶葉之鄉、溫泉之鄉的美譽,獲中國人民環境范例獎、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魅力之城、中國溫泉之城、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城市等殊榮。
隨州市
位于湖北省北部,聞名于世的曾侯乙編鐘出土于此,也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地;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樊,北臨信陽,南達荊州,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東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總面積2.4萬平方千米,轄2市和6縣,是共和國最年輕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