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瓊瓊.SNS與網絡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探析[J]. 青年記者. 2010(11) [2] 李園園.校內網對大學生的影響[J]. 青年記者. 2009(17) [3] 梁世敏,孫理,張麗偉.基于校園SNS網絡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初探[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4] 朱峰,呂偉.校園SNS時代青年網絡社會人際交往行為透視——以校內網現象為例[J]. 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 2009(03) [5] 劉文娟,袁文芳.校內網的SNS人際傳播特征分析[J]. 東南傳播. 2009(05) [6] 陳卉.社會性網絡服務(SNS)流行原因分析[J]. 新聞世界. 2009(05) [7] 汪陽.大學生校內網上交友狀況調查——以蘭州地區為例[J]. 青年記者. 2009(11) [8] 張楠,錢艷麗.SNS網絡社區的出現及走紅——以校內網為代表[J]. 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 2009(03) [9] 張丹.利用校園SNS網絡開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J]. 才智. 2009(08) [10] 郝若琦.淺析基于Web2.0時代的校園SNS網站的盛行原因[J]. 東南傳播. 2008(12) [1] 劉蕾.試論網絡交際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 教育與職業. 2009(12) [2] 阮敏爾.大學生虛擬生存的影響及對策[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3] 伍安春,張新福,余惠瓊.網絡對大學生道德的沖擊及對策思考[J].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3) [1] 田卉,柯惠新.網絡環境下的輿論形成模式及調控分析[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1) [2] 杜駿飛,魏娟.網絡集群的政治社會學:本質、類型與效用[J].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3] 葛晨光.高校網絡論壇輿論形成及引導芻議[J].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9(11) [4] 劉建.高校網絡輿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引導[J]. 南陽理工學院學報. 2009(05) [5] 王一春.試論當代大學生網絡憤青現象[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03) [6] 周千賀.傳統媒體和網絡的輿論監督及其互動[J]. 青年記者. 2009(23) [7] 任海.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形成、特點及引導策略[J].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8] 陶曉華,高健.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現狀、影響因素和引導策略[J]. 南方論刊. 2009(05) [9] 李雪瑩,鄧飛.從傳播學視角看高校網絡輿論及其引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14) [10] 倪曉莉,陳思路,顏虹.網絡依賴行為研究及其干預模型的理論構建[J].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